时间:2015-09-01 来源:
从北京市亮马桥出发,约一个小时车程,便到了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的沱沱工社有机农场。农场接待中心驻扎在一个农家四合院,远远望去,院子里有很多绿植、小花,还挂着许多农场生产的玉米。正对面是接待中心餐厅,餐厅门口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瞬间让人有种回到解放前的既视感。
沱沱工社母公司九城集团其实早在1995年就已成立,200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8年开启B2C电商生鲜业务。沱沱工社定位于为用户提供有机、天然的生鲜类商品。工作人员介绍说,除了在沱沱工社网站购买公社的产品,顾客还能在线下购买。农场接待中心就是其中一个线下购买点,顾客可以在农场自己采摘,也能在这里购买。
首先,一起参加了沱沱工社与母婴社会化电商平台亲亲宝贝的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沱沱工社董事长董敏和亲亲宝贝董事长张雷表示,母婴人群是双方都非常重视的客户群,沱沱工社产品目前已全面入驻亲亲宝贝APP。今后双方将在线下推广、社会化营销等方面开展更有广度与深度地合作,联手用创新思维抓客户,抢占市场,从而达到双赢。
发布会结束之后,沱沱工社安排媒体参观有机农场。当生鲜成为电商抢食的餐盘,原产地有机食品也成为不少企业的发力重点。沱沱工社作为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鲜电商,一直主打“自产有机”。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有机?有机食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的?
农场距离接待中心约10分钟路程。大波人马奔向农场,虽然是大热天,也抵挡不了大家对农场的好奇。对于在喧嚣的北京呆久了的朋友来说,徜徉在遍布野花、树林的马路,周围一片郁郁葱葱,偶尔吹来一阵凉风,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走进农场,墙壁上可爱的手绘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目前农场所有工人都是马昌营镇及其周围的农民,一个农民负责种植管理两个棚。种植农作物是农民的天然使命,他们更懂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技巧,而且对作物也有更深的感情。有时候,工人家里的小孩会来农场玩,在墙壁上涂鸦。看孩子画得还不错,公社就给涂上颜色,变成现在这么萌萌哒的图画。
沱沱工社有机农场占地1050亩,种植作物达50多种。除自有产地之外,沱沱工社还有8个联合农场。沱沱工社有机农场,每天可以生产40—50种有机蔬菜。工作人员介绍说,有机最重要的特点是绿色、安全、无污染。农场不仅不使用农药、化肥,而且必须与周围使用农药、化肥的土地隔离开来。刚开办农场的时候,公社将这片土地闲置了一年,只种杂草,以保证土地无化肥、农药残余。
今天主要参观的是沱沱工社的冷棚生产区与生态养殖区。目前沱沱工社同时采用温室生产与冷棚生产。“冷棚”又叫做“春秋棚”,利用一种特殊材质的棚膜,使冷棚里的温度比其他棚的温度低约10度。春季可以提前一个月种植,秋季延迟一个月收获。据了解,公社约有35个这样的冷棚。一个冷棚的面积为0.6亩,老棚则是1.2亩。
蔬菜和瓜果是生鲜电商最难做的部分,却是沱沱工社的主营业务。农场现有的保温棚和春秋棚都是主要用于反季节有机蔬菜的种植。
这个冷棚里种植的是南瓜,黄色的板子是粘蝇板,利用色彩原理吸引飞虫。因为棚区禁止打农药,所以棚里有很多这样的黄板子。不过这个冷棚里的南瓜长势不错,并木有多少飞虫……
红色的小矮房就是温室生产棚,也就是老棚。现在很多老棚的作物刚刚采收完,处于换棚阶段。收拾整理完毕,下一批作物就要种植了。
育苗是种植的开始,育苗棚里培育着许多农作物的幼苗。农场不使用化学物质,作物种子也不能使用包衣种,培育使用的肥料也是农场的猪粪、鸡粪等。幼苗长势不错,黄色、蓝色的沾蝇板上粘了许多飞虫~~
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了温室葡萄棚,别看是绿色的,只要长透明了,就已经是成熟了的哟~~工作人员介绍道,虽然每天农场生产的蔬菜、水果总量很多,但是次品率也很高。因为农场不使用化肥、农药,全靠自然生长,很多产品的卖相并不好,每天工人都要花大量时间去挑选优质产品。
农场还在树林下空出30余亩场地饲养鸡禽。主要有3个品类,芦花鸡、北京油鸡(又称宫廷黄鸡)和柴鸡。芦花鸡主要下鸡蛋,柴鸡和油鸡则主要用于食肉。农场自产有机农产品次品是养鸡的主要饲料原料,辅之以树林里的蚯蚓、虫子等野生昆虫。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农场里的鸡都是散养,非常调皮,有时候居然还会爬到树上去!盘点数量的时候,还得抬头一棵树一棵树地数。
这是农场捡鸡蛋开放区,大部分母鸡都会在这小小的鸡窝里产蛋。调皮的母鸡偶尔会瞧不上这些鸡窝,直接在地上刨坑产蛋。目前农场里一共有5000多只鸡,每天可生产1000个鸡蛋。农场生产的散养鸡蛋一盒10枚,售价20元。
对于生鲜O2O电商而言,如何保证物流配送的安全与品质是一大难题。沱沱工社投入大量资金,构建了自己的冷链配送体系。上图黑色薄膜覆盖区域是农场的冷链室(室内温度为零下五度至五度)和处理厂,右边是工社专用冷藏车。农产品采收之后直接放入冷链室,工人从冷链室取出进行挑选,选取优质产品打包送至冷藏车。冷藏车配合各种冷藏保鲜器具,以确保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的食品安全。
参观完毕,回到了农场接待中心。由于生鲜产品自身的独特性,高损耗和物流成本是生鲜电商行业一直想要突破的困境。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如何缩短生鲜从产地到餐桌的距离和时间也是生鲜电商必须思考的问题。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