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21 来源:
1、数说农民收入5年来增长: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10年的41.1%下降到2013年的37.7%,5000多万人摘掉了“穷帽子”。一个个数字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农民生活的新变化、农民致富的新路径、农村社会的新面貌。
【详情】: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_jujiaosannong/2015-10-21/1807.html
2、“粮贱伤农”的影响不容小觑
粮食丰收,量价短时间在局部地区出现下滑,本是市场规律,不需要大惊小怪。但如果粮食丰产,所有主粮出现全国性的大幅下跌,就不能简单看作是市场行为。农民种粮丰产不能丰收,势必会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详情】: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_jujiaosannong/2015-10-21/1810.html
3、秸秆综合利用:找回另一半农业
又到秋粮收获的季节,秸秆禁烧问题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农业的春华秋实,其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拓展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就是找回农业的另一半,对于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难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情】: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_jujiaosannong/2015-10-21/1843.html
4、袁隆平的困惑:超级稻有什么错 为何否定整个项目
从今年4月9日,“两优0293”水稻在安徽遭遇减产绝收一事被披露开始,关于“超级稻”的各种讨论至今未绝。10月9日,袁隆平在《环球时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无疑为超级稻讨论又添了一把火。在不同地方,袁隆平表达着相同的观点:超级稻研究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推广超级稻可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详情】: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_zhengjingjiedu/2015-10-21/1811.html
5、中国农村生育观转变 多地村民允许生二胎仍放弃
由于农村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社会保障远不健全、与城市迥异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传统上农村整体的生育意愿要高于城市。但根据历年来多家研究机构所做的生育意愿调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人的生育意愿出现显著下降。
【详情】: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_jujiaosannong/2015-10-21/1812.html
6、拿什么“拯救”没有学生的农村学校
教育扶贫是中央反复强调的扶贫重要举措,补齐农村教育这块短板中的短板,需要更审慎地对待这些只有寥寥数个学生、甚至招不到学生的农村学校,它们不仅是乡村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最需要教育改变命运的贫困群体明天的希望。
【详情】: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_zhengjingjiedu/2015-10-21/1802.html
7、贫困生和食堂消费挂钩吗?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出台规定:食堂消费在年级前10%的学生,将取消贫困生资格,以此为助学金评定做准备。据推算,按此规定,男生中晚餐要低于7.2元,女生则要低于6.2元才能评贫困生资格。学生贫困生资格评定应该和食堂吃饭消费挂钩吗?
【详情】: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_zhengjingjiedu/2015-10-21/1804.html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