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四川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休 【阅读全文】
统筹稳产能、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 提高农业发展
统筹稳产能、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 提高农业发展 5月5日上午,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办了“农业结构调整”专 【阅读全文】
中国农业亮出供给侧改革清单
中国农业亮出供给侧改革清单   农 改革玉米收储制度  农业部今年对玉米收储制度作了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留守儿童的"母亲节":妈妈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时间:2016-05-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妈妈,最近工作忙吗?多保重身体。今天是‘母亲节’,我很想你。”8日一大早,9岁的留守儿童魏燕燕便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发了短信,表达思念之情。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农村打工者走入城市谋求新生活,同时也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人。在陕西,截至2013年,这一数字已达130万。

 

  去年暑假,魏燕燕的父母离开陕西商南县的小山村前往福建打工,因无法将女儿带在身边,年幼的魏燕燕只得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

 

  魏燕燕的奶奶赵芹告诉中新社记者,因为假期少,来回开支较大,儿子儿媳很少回家,今年春节都没能回来。孩子平日里只能偶尔通过手机与父母聊会天。

 

  “娃跟我讲过,母亲节要给妈妈送去祝福。”赵芹称,自己还是第一次听说“母亲节”。前几日,魏燕燕的班主任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在母亲节帮自己的妈妈做点事情,这让魏燕燕沮丧了好几天。

 

  赵芹说,孩子平时的心里话不能对爸妈倾诉,只能在日记里表达。在她的日记中,经常写到希望放学后吃到妈妈做的饭菜,能听爸爸给自己讲故事等情节。“老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儿女们何尝不是对父母牵肠挂肚呢?”

 

  对于西安高陵县12岁男孩余晓华来说,妈妈则是相片上、记忆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和父母每年见面次数屈指可数,父母也以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儿子的愧疚。

 

  余晓华在发给母亲的微信中写道,“我想要个篮球,你答应过我考进全班前三名就奖励我,我一直在努力,今年暑假如果成绩达标,一定要兑现承诺!”

 

  在姥姥的帮助下,他还给远在重庆的妈妈寄去了家乡的红薯干,作为母亲节礼物。

 

  晓华的姥姥白桂芸老人说,晓华7岁时父母就外出打工,因为缺乏安全感和交流,性格也比较内向,有想法总是憋在心里。“孩子马上进入青春期了,没有父母的引导很容易染坏习惯,以后看能不能接到爸妈身边。”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于和父母缺乏沟通,留守儿童大多易出现心理问题。许多地方通过寻找爱心志愿者充当“代理妈妈”,以及创办“留守儿童之家”等予以缓解,但有专家表示,留守儿童问题仍需通过发展予以解决。

 

  陕西省劳务交流指导中心主任付鲲鹏表示,将鼓励留守儿童较多的县区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引导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进入园区就近就业创业。并将困难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作为就业援助对象,安置公益性岗位。

 

  目前,陕西正在对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建立系统、长效的关怀机制。毕竟,留守儿童问题最好的解药还是父母的陪伴。(以上受访儿童及家长均为化名)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