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24 来源: 作者:子雲
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生产还有很长的时间,玉米价格会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卢伟心里也没啥底。
“现在说玉米多了,种啥呢?咱这个地方一直种玉米,大豆都很少,高粱就没有,再就种点水稻。玉米这块虽然价格低,但是好卖粮,起码有地方收。”
卢伟说他们准备搞一点深加工,种点绿色产品,完了榨点豆油。“我们的豆子出油率低,但是达到绿色之后价格可以高点。你像今年我们种的小麦磨的全面10块钱一斤,销路还行。现在老百姓也都对自身健康重视了,就像咱们说的‘舌尖上的安全’。”卢伟说,“明年土地承包费肯定会低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也告诉记者,明年除了特殊品种,一般的玉米他们不会再种了。
仁发合作社种了36000亩玉米,今年收成好,平均一亩地能打1400斤。“去年我们就开始种植结构调整,种了一些土豆、大豆、杂豆,往绿色、有机上转,包括甜玉米、糯玉米。”李凤玉说,“明年想扩大种植,再种点蔬菜啥的高效作物。”
李凤玉说,在调整种植结构的过程中他们也想搞一些产业化的东西,但是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克服。
“比如说我们种土豆,进行加工,就需要仓储,需要设备;比如说我们搞畜牧业,种青贮玉米,就得有青贮窖,养牛得有牛舍。最重要的是水利,不管你种啥,都缺不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是关键。”李凤玉说。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农委副主任潘龙天也告诉记者,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响水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并没有减少,没有出现因粮价过低撂荒的现象。现在关键是如何加快结构调整,让农民知道明年能改种些什么。
“眼下水稻种植效益还不错,但是要把玉米地改成种水稻,投入成本、改造难度都很大。县里目前正在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种养业,调整经营机制开展联耕联种,组织秸秆就地粉碎还田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投入,用规模经营、绿色生产方式降低农民种粮成本。”潘龙天说。
玉米价格下跌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在持续发酵。
记者在梨树县八里庙村采访时,就碰到了这样一位农民。他叫卢江,手里拿着一个长得不大点儿的玉米棒,火急火燎地来找卢伟。
“今年是白扯了。你看俺家今年小苞米就这点大,我没入社呀。”卢江说,“我们现在脑瓜旧了,掌握的技术没人家合作社新。”
卢江家里六口人,种着两垧多地,是比较典型的散户。他告诉记者,今年他选的玉米品种也不行,跟去年比一垧地得减产六七千斤。
“人家合作社都是上厂家直接取的种子,咱还是过去的种子。”卢江说,“去年我一垧地打了两万六七。今年一个是品种没选好,打药没打对,咱这个生虫子了。再一个倒了,咱种那品种也不抗风,刚结上棒风一来就摇倒了。”
卢江眼圈红红的,他说头几年觉着自己种地挺精心的,今年一瞅,灰心了。
“现在苞米才7毛多钱,跟去年那没的比。去年最低那也得达到1块钱。今天没啥事儿,我过来溜达溜达,我说不行今年也得入社呀!”卢江说。
卢江的想法为梨树县农业局局长王贵满的观点提供了佐证。王贵满觉得,今年玉米价格下跌并非全是坏事,对农业转型升级来说还有可能是一个机会。
“为啥这样说呢?一方面对种地的老百姓来说,那肯定是影响比较大。加工企业这块,就可以有机会进入市场竞争。还有一点,农业这块可能会往更加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王贵满说,原来在托市的情况下,农民靠自己那点地收益就很大,他不想舍给别人。对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是一个制约的过程。
王贵满对农村的变化一直很关注,他说这些年来村里很多高素质的人,要么考学,要么做生意,都出去了。剩下这些农民要求啥都得行,技术行,经营还得行,那是比较难的。
“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是要分工的。”王贵满说,虽然今年玉米价格下跌,那些在高位包地的大户、合作社损失会比较大。但是现在来看,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它的专业化分工比起单家独户还是要好很多。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