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鉴别

当前位置:首页 > 快检专栏 > 技术服务 > 解决方案 > 列表

配方乳粉中的营养强化剂含量

时间:2016-01-15  来源:  

2015年8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对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进行食品安全审查结果》,2015年8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42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合格的通告》,2015年8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2批次婴儿配方乳粉不合格的通告》。食药的三连击,透露出国家对乳粉的重视程度的增加。更何况8月4日食药那篇关于食品安全审计问题的通告,暴露出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许可条件,到检验能力、不合格品处理,再到生产记录等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而这种非常规,新手段更加体现出国家对乳粉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

 

面对国家如此强度的监督、如此细致的审计、如此严厉的处罚。看着一批批不合格产品被召回,一个个问题企业被停业整改,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该何去何从?

 

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不合格原因。

 

连续发布的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共计51批次。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硒、铜、钠、钾、锰、叶酸、亚油酸、反式脂肪酸、维生素C、硝酸盐等含量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硒含量不合格被检出频次高达34.78%,钠含量不合格被检出频次占15.94%,铜含量不合格占14.49%,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不合格占7.25%,亚油酸、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不合格被检出频次均占4.35%,叶酸、反式脂肪酸、硝酸盐、阪崎肠杆菌不合格占2.90%,α-亚麻酸含量不合格占1.45%。其中80%以上属于营养强化剂含量不达标,由此可见,能够解决营养强化剂含量不达标的问题就可以有效降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不合格率。

 

那么,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常见的营养素有哪些?硒、钠、铜、钾、锰、叶酸、维生素C等是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必需要添加的营养元素。那么营养元素含量不达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一方面是由于受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工艺条件的限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损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对《GB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以及《GB107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的理解不够透彻。还有一种的情况就是企业了知晓相关法规标准,但为了节约成本而明知故犯。

 

最后,给企业一些建议。

 

作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建立完整、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全程监控,从原料的验收、净化、储存、调配、均质、巴氏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包装等各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把关。着重加强原料进厂和出厂的检验,不合格的原料坚决不收,从源头杜绝危险品。生产过程环节4M1E五大要素中,人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加强管理,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只有每位员工都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证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管控生产关键环节、真实准确填写质量记录,才能保证送到顾客手中的都是让人放心、安全的产品。

 

切记——婴幼儿配方食品企业责任重于泰山。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