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14 来源:
当前,正是“三秋”生产大忙时节,也是农民群众用种、用肥的高峰期。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监管责任,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同时加大对虚假农资坑农害农案件的处理和曝光,防止农民群众上当受骗,全力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实现丰产增收。
假冒化肥“忽悠团”坑农害农今年5月上旬,王长根等不法商人以每吨620元的价格,从内乡县壮田肥业有限公司购买标注为“牛兴牌”智能缓释肥的普通氯化铵139吨。5月19日至22日,王长根等3人冒充内乡县壮田肥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租用郏县县委党校会议室和20余台车辆,伙同化肥“忽悠团”其他成员共16人,假借“扶贫开发雨露计划”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和非法销售,每吨销售价格为2600元。事实上,王长根销售的化肥是内乡县壮田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假冒产品。
郏县部分农民使用假冒化肥后,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枯死受损。受害农户多次向郏县农业、工商等相关部门反映举报,未能得到妥善处理。8月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忽悠团’谁来管”为题进行报道,在全国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经调查和核实,该事件共涉及郏县薛店镇、广阔天地乡、白庙乡、渣园乡、茨芭镇5个乡镇23个行政村157户农户。重点受损群众16户。受损农作物总面积352.1亩,鉴定受损金额152120.49元。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