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烂”、“路边有李无人摘,一定是苦李。”这些熟悉的歌谣是否会唤起你儿时的记忆,这些农村里才有的稀奇野味其实全是宝,今天小编带你一同回忆一下儿时的味道! 这些稀奇野味将来有可能是我们厨房餐桌的常见品,他们的功效不亚于我们现在常吃的水果蔬菜,一起来看看吧! 三月泡 三月泡又名山梅。多生在向阳山坡、山谷、荒地、溪边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叶性微苦,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消肿、敛疮等作用,主治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在湖南湘西地区,群众常将嫩叶捣碎饲喂动物治疗腹泻。 蒿秧泡儿 蒿秧泡儿学名刺梅果,酸甜可口,是童年最爱之一。霜冻以后采半干的果实加工成茶品口感微甜、带有特有的香气且营养丰富。随着岁月的流逝,科学的进步近几年有许多学者对刺梅果这种野生的植物做了深入的研究,其花、果代茶饮能增加血红细胞软化血管平稳血压,对血稠,血栓的患者有辅助疗效,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防癌的药用价值,其花和果实的提取物用于医药价格不菲,从以前只能当柴烧圈篱笆的小植物赋予了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新的使命。 野地瓜野地瓜十分香甜,只要是田间地边都有。你们还记得“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烂”这句话吗?野地瓜适宜于公园或易遭游人践踏的场所绿化,可承受众多游人践踏。野地瓜因为这种坚韧而繁茂的茎蔓总是纵横交错地生长着,这样就会自然的"织"成一张"巨型渔网",能将表面松土、沙土牢牢地"网住",再加上有茂密的叶子长年"封面",酷似加盖了一张永久性的绿色地毯,这种防沙固土的特殊功效是其它地被植物所不能及的,堪称防沙固土的极品。 羊奶奶 又叫羊奶果,酸酸甜甜,小时候当做水果吃。羊奶奶是制作盆景的绝佳材料。大多植物是春华秋实,羊奶奶却是秋华春实。羊奶奶性味酸、涩、平,无毒,根、叶、果实均可供药用。果实含有糖类,脂肪,鞣质,有机酸及维生素B、C。 刺梨 又叫糖梨儿。维生素含量极高,就是吃起来有点酸涩。现在已经有加工品上市了,据说销量还不错! 八毛花 秆的底端嫩的可以吃;叶子可以做箭,可以射很远。最大的用处是小时候读书学习数学,把它的秆秆削成小段,称之“小棒”,做记数和加减法用。 折耳根折耳根,学名鱼腥草。气味独特,凉拌起来超好吃,清热解毒。 笋子虫 学名竹象。竹类主要害虫之一。夏天中午最喜欢在竹林找,然后烧来吃,加些盐,美味啊。 黄花 这东西太好吃了,特别是干黄花炖汤!小时候常用它来做鸡蛋汤,很香! 蛇泡 学名蛇莓。外面红色的颗粒,里面是白色的果肉,甜甜的。听大人说蛇专吃这种野果,所以很多小孩不敢吃。 槐花 夏天会摘下来放到水里泡了喝,很提神。小的时候,母亲经常带着我们去路边采槐花,回来与面混在一起整着吃,味道特别香。 拐枣 长得奇奇怪怪的,要不是别人告诉你它能吃,肯定会当它是树枝。吃起来特别甜,甜得腻人。 鸡丝菌 又叫伞把菇、枞杠菌。做汤超好喝。 红苕尖 就是红苕的叶子,现在也常炒来吃。 油果子 果皮能当肥皂用。 桑泡儿 学名桑葚。很好吃的桑树果果,经常吃得嘴巴都是乌漆墨黑的。 野李子 现代李的野生品种,种类很多,味苦。老人常讲聪明人的故事:一伙少年看见路边有一棵野李子树,结满了李子,一涌而上,只有一个聪明的少年动也不动,别人觉得奇怪,你为何不去摘呢?少年答道:路边有李无人摘,一定是苦李。 野梨子 现代梨的野生种。种类也有很多,多数见的是肖梨,个不大,水分中等,多麻点,常长得歪歪扭扭,味道还不错;还有东瓜胖,个子很大,成熟后水分也多,品质比较好。 是不是很怀念?有的东西已经绝迹了,再也吃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