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活>正文

有机罗汉果栽培技术
来源: 2015-11-26
260

   有机罗汉果喜温暖湿润,怕霜冻,不耐高温,在20-30℃条件下生长良好,喜光但忌强光暴,在秋旱不明显,土质肥沃,富含腐植质,海拔300-800米背风向阳的山坡或山麓生长良好。

  园地的选择

  有机罗汉果原生长在阔叶次生林中,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暖、喜强光短日照(每天6~8小时为好),昼夜温差大,怕霜冻又不耐高温;喜空气湿润、多雾;生长期要求雨量充沛均匀,忌渍水;对地形的要求是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山坡地,以及土层深厚肥沃,腐植质丰富,通透性良好,不渍水、能排灌的旱田,土壤PH值5.5~6.5为宜。因此,果园应选择在海拔400~800米,背风向阳的南向、东向或东南向的山坡或旱田为宜。松林地易遭白蚁为害,种植过红薯、木薯等块根植物及蔬菜类的熟地极易发生线虫病,山谷地排水不良,以上几种土地和重粘土、重沙土都不宜建园。

  水是有机罗汉果生长结果的重要因素,在选择果园的时,必须在靠近水源处,以便灌溉用水。果园都要有蓄水池和粪池,种植面积大时,按每5亩挖一个蓄水池、一个粪池进行规划。

  园地的开垦和平整

  园地选好后,山地在8~9月砍去杂木,用火炼山,让土壤曝晒,以加速土壤熟化,秋季进行全垦,深挖30厘米以上,并清除地中的树根、杂草、石块,将土块打碎整细,以大坯过冬,翌年2~3月再深耕一次,将土块打碎整细,按等高线1.7~2米宽的高畦起畦,长度随地形而定。用平地或旱田种植有机罗汉果,可几次深翻曝晒后整成东西向的深沟高畦,畦宽3~3.5米,株距2米,四周开好排水沟,沟宽25~30厘米,深30~40厘米,以便排灌及生产操作。

  适时种植

  合理密植可以提早结果,便于管理和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种植传统种苗(即块根系列的种薯)的每亩种植250~300株;种植组培苗每亩100~150株,山地亩种110~130株,平地、旱田亩栽120~150株,一般亩种120株为宜,种植密度为2.5×2.5米。

  栽植时期与方法

  早春温度稳定在15℃以上,北部寒冷地区于清明节后。种植前15天开好长、宽、深各30-50厘米的种植坑,选择温暖的晴天下午种植。有机罗汉果为雌雄异株植物,种植时需配种雄株,常规薯种一般500株以下的果园按1~2%,组培苗按2~3%的比例配种雄株。种植组培苗时,将营养杯小心除去,连同营养土一起种植,要注意小苗根茎不能与基肥接触,适当压紧周围泥土,然后淋足定根水,种后最好用白色塑料袋将幼苗套住,以防地老虎、蟋蟀为害,根据气温和气候变化掌握袋口的开启或扎紧。

  块茎苗一般在出苗前完成,组培苗在长到0.5米以前完成,搭棚材料可用圆木条、竹尾(枝)、铁线、或尼龙织成的棚网,棚高因人而定,以便于在棚下耕作为宜。

  果园管理

  及时开蔸。采用常规苗种植的,适时开蔸是促进有机罗汉果越冬块茎萌发抽生健壮良好母蔓,争取母蔓延早形成、早上棚、早开花、早结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在清明前后温暖的晴天进行。

  保苗定苗。有机罗汉果组培苗育出后比较幼嫩,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差,种植前最好用黑地膜覆盖,既可调节地表温度,改善环境条件,又可防止杂草丛生和土壤流失、板结,保持土壤疏松。种植后可用白色塑料袋将幼苗套住,既可防止蟋蟀为害,又可起到调节温度,促进幼苗迅速生长的作用;如遇大太阳天气应于上午9点左右将保护袋掀开,下午5点左右再将保护袋套上,以免幼苗在中午出现日灼或晚上出现冻害。有条件的农户可将小营养杯移入大营养杯,然后置于塑料棚集中管理,具体做法与尼龙育秧相似,待幼苗长至50厘米左右再移入大田种植效果更好。

  种植常规苗的果园,气温在15℃以上种薯会陆续长出新芽,如气候适宜,很快会长成幼苗。当幼苗长至15~20厘米高时,要进行曲疏苗,选择一根最粗壮的幼蔓作主蔓上棚结果,其余的摘除。如遇气温低于15℃,温差大,光照不足,要严防猝倒病。幼苗长至20~30厘米时,在苗旁插一根2米左右的竹(树)条,以便绑苗上棚。


  • 上一篇 : 养生:8种食物天生就是“癌症克星”
  • 下一篇 : 有机食品成超市贵客
  • 相关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