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农业”发展的十大理念金句 ——刘若帆
“中医农业”发展的十大理念金句 ——刘若帆 “中医农业”一个新时代诞生的代表词,在唯一官方中医农业机构 【阅读全文】
第21届中国·金乡大蒜节暨大蒜辣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第21届中国·金乡大蒜节暨大蒜辣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锄禾网:七月的金乡,生机盎然,大蒜飘香。7月29日,由中国蔬菜流通 【阅读全文】
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往前一步”发展,构建产业品牌双
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往前一步”发展,构建产业品牌双 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往前一步”发展,构建产业品牌双驱动—— 【阅读全文】
经济作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作物解决方案 > 经济作物

平菇管理不当易出现畸形

时间:2016-08-18  来源:  作者:chuhe


 【科学用水】

  当气温低于5℃、相对湿度低于70%时,菌丝体的代谢功能会明显减弱,子实体的生长速度也会显著下降。此时培养料的基质含水量应控制在60%以内为宜,床面喷水量也应相应减少,重点应以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为主,使菇棚或菇房的相对湿度达到85%~90%。湿度小时菇体生长速度较慢,不仅会延长其生长周期,而且也会降低其产量。

  【补充养分】

  采收了第一茬菇后,培养料的养分、水分会明显下降,再生长的菇体多出现盖薄、柄细、单生、丛小、色浅、菇体龟裂等现象,这与料内养分和水分严重不足以及菌丝体分解养分能力下降有着直接关系。在冬季气温低时,可结合补充水分向培养料内增补3%的黄豆浆液、10%的淘米水、0.5%的尿素液,以调节培养料的碳氮比,增强菌丝的活性,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合理通风】

  在寒冷的冬季,菌丝体和子实体并未停止生长,仍然进行着代谢作用,因此千万不可忽视菇棚或菇房的通风换气工作。每天应结合喷水或采菇时进行通风换气,把菇棚或菇房内的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限度,确保菇棚内空气新鲜,每天在气温较高时通风1~2小时。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