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农业”发展的十大理念金句 ——刘若帆
“中医农业”发展的十大理念金句 ——刘若帆 “中医农业”一个新时代诞生的代表词,在唯一官方中医农业机构 【阅读全文】
第21届中国·金乡大蒜节暨大蒜辣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第21届中国·金乡大蒜节暨大蒜辣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锄禾网:七月的金乡,生机盎然,大蒜飘香。7月29日,由中国蔬菜流通 【阅读全文】
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往前一步”发展,构建产业品牌双
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往前一步”发展,构建产业品牌双 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往前一步”发展,构建产业品牌双驱动—— 【阅读全文】
经济作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作物解决方案 > 经济作物

食用菌补水需掌握时机

时间:2016-08-18  来源:  作者:chuhe


 在食用菌栽培中,水分起着为菌丝和菇体提供营养的作用,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快速转潮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品种的培养料中适宜的含水量为60%~65%,在出菇过程中培养料和空间的水分都逐渐减少,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对菌袋的培养基补水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补水量。当第一潮菇采收后,基质营养丰富,基质中水分含量还较高时,补水量宜少些;当长过第二潮菇后,基质营养减少,基质中的水分也降低了,补水量就可多些,菌袋浸水的时间就可长一些。

  2.补水时应用清洁干净的河水或地下水。不宜使用地表的塘水和沟水,防止杂菌和害虫携带入基质中,引发病虫为害。

  3.水温尽可能与菇棚温度一致,不要用冰凉的水。

  4.原基、菇蕾上不要喷水。最好用喷雾器补水,喷嘴朝上向空间喷雾增湿。

  5.补水后,如菇体上有水珠应通风去除。否则会给病菌繁殖造成机会,在菇体上形成病斑。

  6.菌袋补水是重要的增产措施,主要用于栽培周期较长的食用菌。需注意:(1)香菇等转色完成、出菇前就要补水,补到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2)多数食用菌在出完一、两潮菇后转潮期进行补水,要先养菌,再补水,补水量控制在原菌袋重量的80%~90%为好。(3)菌丝稀疏、长势弱、温度低于5℃或料内发生病虫害时不宜补水。(4)三潮菇后补水时,可同时补充营养物质,常用尿素、糖、磷酸二氢钾等。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