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种植栽培技术及其常见病虫害防治
时间:2016-08-29 来源: 作者:chuhe
1、栽培技术措施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土壤肥力中等,灌溉条件方便的壤土。
(2)前茬:甜菜的最好前茬为小麦、豆类、瓜类、蔬菜、绿肥等。其次为棉花、玉米、马铃薯等,严禁重茬,间隔期为4年以上。
(3)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应立即进行耕翻、施肥、灌溉。亩施2—3吨农家肥,5公斤尿素,18--20公斤磷肥,1公斤锌肥,速效钾低于350毫克/公斤以下的地块亩施5—8公斤钾肥。在翻地前全部做基肥均匀撒施地面,然后深翻入土,耕地质量应不重不漏,深浅一致,翻扣严密,无犁沟犁梁。也可采用秋灌、冬翻、春耙的整地方式。
(4)选种:甜菜品种选用经过审定的种子,质量达到国家颁部的二级以上标准的高产,高糖、抗病的甜菜品种。本地主要推广甜菜品种为:KWS9419、KWS2409、 KWS9103、ZD204等品种。清洁率98%,发芽率90%以上。
2、播种
(1)播种期: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5℃时即可播种
(2)播种量及播种方式:每亩用种量0.8—1公斤种子,采用沟播平铺、膜下点播、条播或铺膜点播的方式均可,提高甜菜的出苗率,播深2—3厘米,膜间距35—40厘米,行间距50—55厘米,株距20—25厘米,要求膜面拉紧、平整、播行、笔直、膜中央每隔8—10米压一条土线以防大风揭膜。
3.田间管理
(1)发芽期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从种子萌动到两片子叶展开为发芽期。依靠种子内部贮藏的养分使其萌动,子叶出土。要求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用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发芽率。
(2)幼苗期
幼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到“破肚”为幼苗期。此间保持水肥充足,中耕除草,必须防止幼苗拥挤徒长,要及时间苗、定苗。
4.保全苗及时补苗移栽
补苗移栽有方法:
一是带土移栽。不要损伤根系,不缓苗,适于小苗移栽。移栽时要带一个坨,土坨不要过大。移栽后要踩实土坨周围。
二是扎孔移栽。可利用纸筒苗和不带土的幼苗(就地拔苗)。具体方法是利用尖铁(木)棍扎孔,孔深20厘米,然后将移栽苗放入孔内,覆土按实。遇到干旱严重时,要将外层大叶拧掉,以减少缓苗时间。
三是切缝移栽。在垄上用铁锹人工切缝,深20厘米,宽5厘米,然后将甜菜苗顺口填入缝内,用脚踩实即可。要注意切缝不要漏风,苗株不动摇,栽时不埋心。
5.常见病虫害防治
(1)甜菜茎象甲
甜菜茎象甲幼虫蛀食叶柄。单叶有幼龄幼虫1-2头,有部分未孵化的卵。其它种植区均发现有甜菜茎象甲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往年,预计发生面积将达到4万亩。
防治:对被害株率超过20%的田块进行喷药防治,选用药剂有:40%氧化乐果乳油、48%毒死蜱乳油,每亩50-60毫升,兑水20-30公斤喷雾。
(2)甜菜潜叶蝇
部分甜菜田有甜菜潜叶蝇发生,被害株率3%左右。一般田块不需要喷药防治。
(3)甜菜地老虎
虫口密度低的田块,可在人工除草等农事操作过程中进行人工捕捉;对虫口密度大的田块,可用敌百虫(或辛硫磷、DDV)拌油渣等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入田间进行诱杀;对早播田,可通过灌头水进行淹杀。
(4)甜菜根腐病
该病在各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率1-3%,最高5%。重茬地、下潮地、苗期滴水的田块发病重。预计,发病率在5%以上的面积将达到1万亩。
防治:发病田继续加强中耕,提高土壤通透性,推迟进水,抑制病害发生;滴灌田可在滴头水时,每亩随水滴入敌克松100克进行防治。
(5)黑斑病
防治:喷洒针对性药物加新高脂膜,能调节水的吸收量,不怕太阳暴晒蒸发,也大大提高农药和养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