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时间:2015-12-11 来源: 作者:chuhe
1、玉米黑粉病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重病区栽培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氮肥过多,抽雄前后要保证水分供应;田间早期发现病瘤应及时刈除并深埋,秋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进行深翻 ,可减少初侵染源。(2)药剂防治。播种时用种子量 0.4%的 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生长期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
2、玉米螟
防治技术:(1)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幼虫羽化前,将玉米、高粱等有虫秸秆作燃料、铡碎沤肥和封存穗轴,是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
(2)药剂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 3%呋喃丹颗粒剂或 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 1.5-2 公斤用量灌心,防治效果明显。(3)生物防治。心叶中期撒施白僵菌颗粒剂,即将含菌量为 50 亿—500 亿/克的白僵菌孢子粉 500克与过筛的煤渣 5 公斤拌匀,撒施于玉米心叶中;放赤眼蜂治螟。即在越幼虫羽化率达到 20%时,每亩设 5—10 个放蜂点,放蜂量为 15000—30000 头放蜂防螟。
3、粘虫
防治技术:(1)药剂防治。冬小麦收割时,为防止幼虫向秋田迁移为害,
在邻近麦田的玉米田周围以 2.5%敌百虫粉,撒成 4 寸宽药带进行封锁;玉米田在幼虫 3 龄前以 20%杀·灭乳油 15—45 克/亩,对水 50 公斤喷雾,或用 5%灭扫利 1000—1500 倍液、40%氧化乐果 1500—2000 倍液或 10%大功臣 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2)生物防治。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 1—3 号 200PPM 防治粘虫幼虫药效在 94.5%以上,且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
4、玉米红蜘蛛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深翻土地,将害螨翻入深层;早春或秋后灌水,将螨虫淤在泥土中窒息死亡;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螨食料和繁殖场所;避免玉米与大豆间作。(2)药剂防治。当叶螨在田边杂草上或边行玉米点片发生时,进行喷药防治,以防扩散蔓延。可用 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或5%尼索朗乳油 1500 倍液喷雾防治。其它防治麦红蜘蛛的药剂亦可用于防治玉米红蜘蛛。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