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农业”发展的十大理念金句 ——刘若帆
“中医农业”发展的十大理念金句 ——刘若帆 “中医农业”一个新时代诞生的代表词,在唯一官方中医农业机构 【阅读全文】
第21届中国·金乡大蒜节暨大蒜辣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第21届中国·金乡大蒜节暨大蒜辣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锄禾网:七月的金乡,生机盎然,大蒜飘香。7月29日,由中国蔬菜流通 【阅读全文】
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往前一步”发展,构建产业品牌双
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往前一步”发展,构建产业品牌双 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往前一步”发展,构建产业品牌双驱动—— 【阅读全文】
粮食作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作物解决方案 > 粮食作物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16-09-12  来源:  作者:chuhe


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阶段均容易受害,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在田间以穗腐最常见。

一、穗腐:通常在乳熟期于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或多个小穗,病小穗或病穗呈枯黄色,潮湿天气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长出粉红色粘胶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若穗轴或穗茎受侵染可造成白穗。在病害发生后期,若遇潮湿天气,长粉红色霉层的地方会长出黑色小颗粒,即病菌子囊壳。病种子变秕,具粉红色霉层。

二、苗枯:由带菌种子引起。在幼苗的芽鞘和根鞘上呈黄褐色水渍状腐烂,严重时全苗枯死,病苗残粒上有粉红色菌丝体。

三、茎基腐:称脚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后期变软腐烂,造成整株死亡。

四、发病特点:在北方以玉米小麦棉花小麦为主的轮作区,主要初侵染源为遗弃在田间的玉米根茬、残秆、棉铃和堆放在田边地头的玉米秆或棉花秆等。种子内部潜伏的菌丝体存活率很高,主要引起苗枯和茎腐,但对穗腐无影响。造成穗腐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病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壳中的子囊孢子落在穗子上侵染所致,重复侵染主要是分生孢子。带菌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壳,一般年份到小麦扬花前均可成熟。因此,除品种本身抗病性外,小麦扬花期遇雨发病就重,反之则轻。同一品种,低洼湿度大的田块较湿度小的田块发病重。

五、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抓好麦田开沟排水系统,降低田间湿度;清除田间地头的玉米棉花秸秆等病残体。化学防治:在小麦扬花初期,每亩用80%多菌灵微粉剂50克或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10千克进行喷雾,如果扬花期间连续下雨,第一次用药后7天再用药一次。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