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正文

无证外卖店不能止于公开曝光
来源: 2015-11-23
373

12日,有媒体曝光了第三方外卖平台餐厅无证经营乱象,其中“饿了么”平台上证照符合率为0。13日记者再次对市食药监局曝光的“饿了么”平台上的13家违规餐厅进行回访,发现仍有餐厅继续接受订餐服务。

  不可否认,网上食品销售存在很多监管盲区,网购食品经营准入和监管的缺失,造成网购食品经营入门条件偏低,相关信息审核并不严格。由于没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制度,以无证餐厅、家庭作坊为据点的网上外卖平台,很难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特别是,一些无证外卖店被媒体曝光后,仍然在网上热卖“三无”食品,值得监管部门反思。

  事实上,不仅是专门的外卖平台,某些电商大佬,也为“三无”食品提供了温床。调查显示,仅淘宝网便有4160种“自制食品”,有些“自制食品”一个月甚至能出货数千件。这些“自制食品”主要来自家庭作坊和小食品厂,大多没有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号、厂址等信息。这些“三无”食品,一旦遇到质量问题,商家因逃离了常态化的市场监管,便以买家保存不当等理由拒绝赔偿,给网购食品消费者维权带来困难。

  然而,网购消费正在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加强对网购食品经营行为的准入和监管,成为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如此语境下,今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在《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包括微信朋友圈、饿了么、淘宝网平台在内的网售食品作出规定,拟要求经营者须具备餐饮资质,平台方需严格审核真实信息,违者将处以罚款并负有连带责任。

  因此,针对无证外卖店,不能止于公开曝光。首先,应加快建立网购食品经营行为的准入和监管机制,要求食品经营者先办理证照再上网经营,从准入源头环节引导经营者自律。同时,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向消费者传授网购技巧及有关注意事项。特别是,建立健全处罚制度。网售食品的处罚方式和程度,除了“连坐”网店及网站外,可以参照传统门店食品销售处罚模式,一旦发现过期或者假冒伪劣食品,要予以严厉处罚和打击,并在网上进行公示。

  • 上一篇 : 进口一批自然之粹有机酸奶不合格遭
  • 下一篇 : 红星乳业等羊奶粉不合格被通告
  • 相关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