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正文
都知道食品谣言危害不小,但是目前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方法。
小禾昨天看到一个好消息:
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7月6日正式上线,该平台可实现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国外媒体网站等谣言渠道的实时监测,并在核心的谣言分析引擎中进行分析对比,当发现网络食品谣言热点后立即通知相关用户。
看到这里,小禾很是激动,于是准备看看这个平台是什么样的?真的这么神奇吗?
小禾在新华网找到“中国食品辟谣网”板块,该板块又分为“权威辟谣”“曝光台”“涨知识”等板块,网页中提供“谣言识别器”搜索引擎。
但是小禾试用了一下,发现搜索引擎暂时没法用,期待网站赶紧完善!那样,食品谣言就无所遁形了。
(搜索“塑料大米”)
(搜索没有结果)
食品谣言急需破解
2017中国食品辟谣论坛论坛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明珠表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谣言,特别是网络谣言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惑,给产业发展带来很大冲击。“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除了政府部门,还需要产业、学界、媒体以及消费者共同参与,形成全覆盖齐动员的治理格局。”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副主任周展科表示,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谣言治理,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拒绝传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信息,以及任何形式的虚假信息。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认真核实网络信息,确保信息全面真实、客观。不转载、不传播、不炒作网络谣言或传言。此外,还将设置举报部门,开通举报渠道,建立举报队伍,及时受理处置网民的投诉和举报。
针对如何更有效率地防治网络谣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学研究室主任孟威认为,这直接关系到社交媒体中社交平台机构、专业新闻媒体、个人与公众、政府管理者四者的主体责任构建。在履行好各方面主体责任的前提下,合力共建诚信网络建设。
事实上,有些谣言用常识就能断定真伪,但为何就是泛滥成灾?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表示,如今,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不但重视,而且敏感。只有对谣言传播的原因充分分析,才能设计出更科学、更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谣言泛滥的地方莫过于各式各样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社区管理中心副总监尹雪赓表示,阻断食品谣言,一方面要提高民众的媒介素养,让其对谣言有分辨能力;另一方面,应通过谣言散播平台的创新,使得谣言实现反向覆盖。
小禾综合新华网、中新网、光明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