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正文
中国社会长久以来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催生了有机食品的市场迅速打开,而有机食品却在消费者的信赖中又悄悄地带来了食品安全问题。
9月10日,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5年蔬菜比较试验报告。认证蔬菜样品单项农药检出率高于常规蔬菜样品,13种有机蔬菜中有9种检出农残。而这已经不是有机食品第一次上黑榜。
农产品检测出农残超标本来不是一件稀奇事,然而问题在于“有机“两个字。先让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 较统一的提法。在对有机食品的定义中一般规定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因此,可 以说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来自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和安全环保的生态食品。
在对有机食品的判断标准中有一条“有机食品必须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据了解,现行的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十分严格,有机蔬菜的独立包装上除了 需贴上有机认证标签、认证单位之外还需要有17位数字构成的有机码,供消费者溯源辨真伪。申请有机认证的每种产品,每出产一次都要接受一次检测。另外,有 机食品最能让消费者放心的一点是新标明确规定“农残指标不得检出”。即20多个农残指标由“限制数量标准”变为“零残留”。这一严苛规定可以说是直接将食 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尽管市面上有机认证食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常规食品和绿色认证食品,成为食品界的“贵族”,但是消费者仍然愿意花钱买心安,目前市场 上的有机食品销售也是一路飙红状态。
在 有机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中,有一条是“生产基地在三年内未使用过化肥或者是农药等违禁物质”。我国的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到商业化发展,在农用物资上也产生 了很大的变化,现今的农村土地一般都会喷洒农药化肥进行病虫害防治,因此,一般的农户生产的作物在此项标准上就不满足有机食品的基本要求。而真正投入到市 场上的有机食品一般都是企业或者实验机构承包的大块土地进行生产。而这无疑会投入很大的资金成本,而由于目前的有机食品市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加上市场上 对于有机食品的各项门槛,使有机食品产业成为一个长线投资。在涉及到利益的问题时从来都不缺少隐患出现。多起问题有机食品的曝光证实了许多企业在从选地到 产品迈入市场的众多环节中不排除适当“打理”以达到避免监管的嫌疑。法虽然严,但是由于执法层层上传下达必然容易出现纰漏。因此政府在除了加强对企业资 质、技术等方面的监管外更应该肃清部分执法不严的职能部门,使问题有机食品无缝插针。
有机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还折射出了我国食品检测方面存在的瓶颈。食品检测是为舌尖安全服务,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技术在多项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水 平,无论是实验室还是食品企业还是商超等,食品检测都已经成为食品流向市场的一道必经门槛。食品安全,检测先行。问题有机食品流入市场甚至餐桌,除了政府 监管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食品检测关也责无旁贷。无论是技术上的限制还是检测环节上的疏忽,各层检测机构都应该积极展开自查,因为可能下一次政府公告 黑榜中自己机构名称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