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正文
1.生态环境建设:是否适合肉鸽生长繁殖?
2.品种:大小,性能,退化,老化,换毛期是否停产?
3.饲料:配方与饲养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平衡?
4.饮水:洁净与否?供应是否均匀?
5.多种维生素:用什么品种,哪里生产,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或是过期,质量偏低?每周投喂次数?用量是否充足?
6.保健砂:配方是否合理?原料是否齐全?操作是否规范?
7.温度:能否保持最佳生长繁殖温度?夏天降温、冬天保温措施是否落实?
8.光照:自然光照是否充足?采光方式、补充光照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9.湿度:高温,高湿天气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10.运动量:在生态同步饲养中,要求青年种鸽成长有足够活动空间,保证性腺在自然生态下发育成熟,以增强种鸽繁殖能力。
11.繁殖周期定位:一般是28~45天,处在什么位置,将决定一年有多少产量。
12.乳鸽定时出笼:一般是18~30天,秋季换毛不停产,18天又能达到550克体重以上出笼的,自然孵化、哺乳就有年产30只乳鸽的时间,这是一个理想目标,但是很难达到;如果秋季换毛停产,乳鸽又安排在30天才出笼,产鸽年平均乳鸽产量很难突破15只。高产与低产要相差1倍。
13.成熟技术的正确应用:操作是否规范、熟练?是否做到生态同步?能否达到营养平衡?
14.鸽病防控:选择防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节约、安全?既治好鸽病,又不影响产量。
15.饲养员素质:技术培养与提高,要求熟悉肉鸽高产饲养管理全过程;劳动态度好,能适应精细管理要求;劳资关系和诣,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工作任劳任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