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正文
养猪生产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养猪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加上国内养猪业随着散养户的大量退出及价值回归的趋势影响。那么一个猪场的盈利水准直接决定着其猪场的未来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养猪生产中的哺乳阶段,近年来随着猪场对于猪群饲养管理的重视,产子数不断的提升,那么又出现了一个大多数令猪场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很多母猪产子数并不低,但是成活率却惨不忍睹!
一。尴尬现状:
1.母猪产子过多,奶头不够用:
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母猪14个奶头,却产了18头小猪,有的母猪12个奶头却产了15头小猪的情况。如果产的小猪多于母猪的奶头数,那么在没有寄养的母猪前提下,我们的小猪断奶成活率能保持多少?
2.各种原因引起的奶水不足或无乳:
食欲降低、原料问题、产前产后疾病等等因素引起的母猪无乳或者奶水不足的案例发生,如果再加上没有寄养母猪,这些小猪的健康及成活怎么办?
3.问题乳:
病理原因等因素引起的油脂乳,毒素乳等现象造成的小猪消瘦、腹泻、甚至死亡的案例时常发生,在没有寄养母猪的情况下,我们的小猪又该怎么办?
综上所述,我们的猪场在实际生产中,以上三点是造成哺乳期间常见的哺乳仔猪伤亡的主因,那么面对这种尴尬的现象,我们怎么办?
二。问题分析:
以上三种情况是在养猪生产中常见的,而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有多种,其中无论是正本清源或是对症施案,中间都要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而二者配合,釜底抽薪,营养支持是最为妥善的解决思路。
正本清源就是解决源头的问题,如第一种一般会造成母猪失重过大或者对于产奶量的需求,那么无论是提高母猪产奶量还是寄养乃至使用影响方案替代一步母猪都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意义的尝试。
无论是第二种还是第三种都更困难些,第二种可以采取催乳、治疗改善奶水质量来解决问题,同时辅以营养支持或者寄养更为有效。
尤其难搞的是第三种,产下小猪健康活泼,吃完奶后问题蛮多,甚至死亡的案例常有发生,除了正本清源的解决母猪奶水质量问题,早期断奶人工寄养甚至是早期断奶。
但是涉及到每个猪场的软硬件环境及条件的差异,其养活且养好的并不多,大部分猪场面对此问题是束手无策的,我们该怎么办?
三。为什么是奶粉:
其实这种现象在婴儿的饲喂中已经很普遍,而由于我们现在的规模化程度较高,使用人用的婴儿奶粉显然无论是契合性还是成本都是有问题的,那么我们就要去研究小猪的生理特性及我们的现有技术及饲养过程中的经验,设计出一种奶粉去尽可能的满足这种需求,并在不断的尝试验证中改进及完善而救活这些猪呢?因此,研究出一种专用的功能性的产品奶粉去帮助猪场最大程度的解决养活几率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丹系育种的感悟:
我最近由于接触过很多实战型养猪育种专家,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已经开始发生改变,那就是对于丹系的育种从原来的产子性能到产子性能及断奶成活率的标准转变,务实的精神给了我很大启发,那就是究竟是猪场的产子数重要还是猪场的断奶成活数重要?产的多而养不过是不是也是一种猪场需求?当然,这个需求是阶段性的或者偶然性的个例居多。但是对于猪场来说就真的没办法解决此类问题?
五。什么样的奶粉:
而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其核心是解决养活的问题,只有养活了才有机会让它们为我们创造价值,因此养活是第一需求。而养活首先要解决诱食性好,毕竟技术在先进,母猪还是母猪,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按照贴近母猪的功能去设计思考。
所以,易消化,调理小猪的脾胃功能及肝肾发育及解毒功能等就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营养+中医的调理原理及验证的使用方式才是检验思路的方法。能养活多少?而投入产出比等等就成为我们设计产品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样的猪专用奶粉设计思路很有挑战性,更有意义。虽然搞这东西不可能去给一个企业带来销量,但是它确实能为有这种问题的猪场提供价值,非常值得尝试!
而生的下,未必养的活,我们很多猪场都碰得到这种问题,加上我们现有的所谓猪奶粉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实效,我不想做过多的评论,虽然这种东西的研制及投入可能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甚至是没有什么回报亏损的尴尬。但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讲还真的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及展示技术实力有效途径。
因此,生的下,养不活是我们养猪中常见的问题,如果让我们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最大程度的降低我们的损失,为猪场提供一个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方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