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正文
1 病因
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长期饲喂粗劣难以消化的饲料,而又饮水不足:或长期饲喂细碎柔软的饲料,不能兴奋前胃:草料的突然变化,前胃一时难以适应;牛舍阴冷潮湿,过于拥挤;环境卫生不良;过劳或运动不足,缺乏光照,而使神经反应性降低,消化道陷于弛缓均易引起本病。
2 临床症状
急性前胃弛缓,病牛食欲,饮欲减退,反刍减少而迟缓,瘤胃蠕动音减弱而次数正常或减少。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则易变为慢性。慢性前胃弛,病牛精神沉郁,触诊瘤胃不坚硬。病牛初期排粪迟滞,粪便干燥,色暗呈黑色,泥炭状,表面被覆粘液,有时夹杂着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其后排恶臭粪便或干稀交替。在腹泻前与腹泻期间呈现疝痛症状。
病初全身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到后期,脉搏快而弱,当继发瘤胃膨胀后,则呼吸困难。病程持久的,病牛逐渐消瘦衰弱,皮肤粗乱,皮肤弹性减退,眼球凹陷,鼻镜干燥,四肢浮肿,甚至卧地不起,昏迷以至死亡。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变化可初步确诊,也可采用纤维素消化试验。有系有锤的棉线悬于瘤胃液中进行厌气温浴,如果棉线被消化断离时间超过50小时,证明消化不良,便可以确诊。
4 治疗
对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增强瘤胃蠕动机能为主,辅以对症治疗。
4.1 护理
病牛在病初宜绝食一二天,应多给饮水,以后应饲喂优质和易消化的干草等饲料。如果瘤胃内容物已腐败发酵,可插入粗管进行洗胃(0.1%高锰酸钾或 1%碳酸氢钠溶液),异物冲洗出来后,投入健康牛的新鲜胃液(或用胃管抽取或乘健康牛反刍时,从口腔迅速取出反刍食团)。
4.2 增强瘤胃蠕动机能
先服缓泻制酵剂,而后用兴奋瘤胃蠕动的药物。缓泻制酵,用硫酸镁、鱼石脂等内服。也可用石蜡1000~1500mL,苦味酊20~30mL,水适量,牛1次内服。瘤胃兴奋剂,可用苦味酊、稀盐酸等内服;也可用植物神经兴奋药,如投服马钱子酊,注射比赛可灵,新斯的明等,如酒石酸锑钾3~5g,陈皮酊 40~80mL,马钱子酊15~25mL,硫酸钠100~300g,加水1~3L,1次灌服,每日2次,有较好效果。如发酵腐败严重的,可添加制酵剂,如鱼石脂等,同时静脉注射10%氯化钠溶液100mL,5%氯化钙溶液200mL,20%安钠咖10mL,可以促进前胃蠕动,进而提高疗效。病牛食欲废绝时,可静注2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每天1~2次。
为发病瘤胃内生物学环境,提高纤毛虫活力,可内服碳酸氢钠,牛1次30g。
2 临床症状
急性前胃弛缓,病牛食欲,饮欲减退,反刍减少而迟缓,瘤胃蠕动音减弱而次数正常或减少。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则易变为慢性。慢性前胃弛,病牛精神沉郁,触诊瘤胃不坚硬。病牛初期排粪迟滞,粪便干燥,色暗呈黑色,泥炭状,表面被覆粘液,有时夹杂着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其后排恶臭粪便或干稀交替。在腹泻前与腹泻期间呈现疝痛症状。
病初全身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到后期,脉搏快而弱,当继发瘤胃膨胀后,则呼吸困难。病程持久的,病牛逐渐消瘦衰弱,皮肤粗乱,皮肤弹性减退,眼球凹陷,鼻镜干燥,四肢浮肿,甚至卧地不起,昏迷以至死亡。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变化可初步确诊,也可采用纤维素消化试验。有系有锤的棉线悬于瘤胃液中进行厌气温浴,如果棉线被消化断离时间超过50小时,证明消化不良,便可以确诊。
4 治疗
对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增强瘤胃蠕动机能为主,辅以对症治疗。
4.1 护理
病牛在病初宜绝食一二天,应多给饮水,以后应饲喂优质和易消化的干草等饲料。如果瘤胃内容物已腐败发酵,可插入粗管进行洗胃(0.1%高锰酸钾或 1%碳酸氢钠溶液),异物冲洗出来后,投入健康牛的新鲜胃液(或用胃管抽取或乘健康牛反刍时,从口腔迅速取出反刍食团)。
4.2 增强瘤胃蠕动机能
先服缓泻制酵剂,而后用兴奋瘤胃蠕动的药物。缓泻制酵,用硫酸镁、鱼石脂等内服。也可用石蜡1000~1500mL,苦味酊20~30mL,水适量,牛1次内服。瘤胃兴奋剂,可用苦味酊、稀盐酸等内服;也可用植物神经兴奋药,如投服马钱子酊,注射比赛可灵,新斯的明等,如酒石酸锑钾3~5g,陈皮酊 40~80mL,马钱子酊15~25mL,硫酸钠100~300g,加水1~3L,1次灌服,每日2次,有较好效果。如发酵腐败严重的,可添加制酵剂,如鱼石脂等,同时静脉注射10%氯化钠溶液100mL,5%氯化钙溶液200mL,20%安钠咖10mL,可以促进前胃蠕动,进而提高疗效。病牛食欲废绝时,可静注2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每天1~2次。
为发病瘤胃内生物学环境,提高纤毛虫活力,可内服碳酸氢钠,牛1次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