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正文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
来源: 2016-08-23
295

(1)葡萄白粉病

防治方法:剪除果穗和叶片上带有白粉和霜霉的叶片或果穂,然后喷施唑类药剂进行防治,但喷钾肥能明显阻碍白粉病芽管穿入细胞组织,如磷酸二氢钾350倍喷液,或用草木灰也有很好的效果。同时,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加,葡萄抽梢育穗,病害也随之发生,提醒果农朋友及早预防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更应随时关注穂轴褐枯病,可用阿米西达预防。

(2)裂果

防治方法①保持浆果生长期,特别是果实着色至成熟期,土壤水分处于充足而稳定的状况,降雨多时注意及时排水,保证排水通畅。②做好树体管理。留枝过多、叶面积过大以及留穗、留果过多等都将影响到对果实的营养供给水平,果实成熟后果皮薄而脆,易导致裂果。所以管理中必须通过合理的疏枝,调整群体结构,改善光照条件;通过疏穗,调节树体负载量。生产中留蔓、留穗的一般基准为:葡萄枝蔓梢距保持在10厘米左右,叶果穗15~20∶1,壮枝或果穗较小的品种可留2穗果,中庸枝留1穗果,弱枝不留果穗。及时去副穗、掐穗尖节约树体养分,提高果实的营养供给水平,使果穗大小适中。③合理用药,防治病虫害。搞好病虫测报,抓住防治关键,及时喷药。

(3)落花落果

防治方法:①选择优良品种。选择花器发育较健全的抗病葡萄品种,雌能花品种要合理配置授粉树。

   ②补充树体营养。葡萄的养分供给大部分都在生长前期完成,补充养分的最佳时期是在采收后至防寒前,一般早中熟葡萄采收后、晚熟葡萄采收前施入,最晚在10月上旬。以人粪尿、畜禽粪、堆肥、厩肥为主,以氮肥全部用量的2/3,磷肥、钾肥的全部用量的一半作为基肥一并施入。

③合理施用氮肥。导致落花落果的树体内部条件是开花时新梢中的水溶性氮素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从而诱发新梢旺盛生长。因此,应合理施用氮肥,开花前(尽量)不施氮肥及早施基肥。葡萄喜肥水,要求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但有些品种如巨峰对氮非常敏感,一旦氮肥过多,特别是花前大量追氮,易导致梢蔓旺长,引发落花落果,所以开花前不施氮肥,待幼果坐定后和秋季采收后再施氮肥,春季的追肥要在发芽前及早施入。因此追肥要抓住萌芽前、生理落果结束、浆果着色期3个关键时期。前两次以氮、磷、钾为主,第三次以磷钾肥为主。为防止萌芽后结果枝旺长,在基肥充足的条件下可免施萌芽肥。

(4)炭疽病

防治措施:(1)彻底清除病穗、病蔓和病叶等,以减少菌源。在长江以南地区,可在谢花后立即套袋。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整校、绑蔓、摘心,使架面通风。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

(3)在萌芽成绒球期时,喷一次0.3%五氯酚钠加4度石硫合剂,或150倍福美砷,或100倍退菌特作为铲除剂。

(4)南方自4月下旬,北方5月下旬,进行喷药防治,以后一般每隔10一15天喷药一次,可喷80%炭疽福美700-800倍液、50%百菌清600-700倍液、50%退菌特或代森锰锌800倍液。南方雨水多,药液中加入“6501”1500倍或0.03%-0.05%皮胶等粘着剂。

(5)白腐病

防治措施:彻底清除病枝蔓、病穗和病叶。

②及时整枝,抬高结果部位,及时除草,注意排水。对徒长植株,花前严禁施用氮肥。

③在北方,葡萄出土后喷布5度石硫合剂或100倍百菌清;幼果期开始(6月上)每隔15天左右喷药预防一次,直至采收。在南方,要抓住花序分离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谢花后7天、成熟前半个月的防治工作,主要药剂有半量、等量或倍量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700倍液、70%托布津700倍液或50%退菌持800倍液。

④发展抗病品种。白腐病在巨峰葡萄上发病较轻。在南方,尽可能发展成熟期早于巨峰的品种,或通过促成栽培以避开白腐病发病高峰期。

(6)霜霉病

防治措施:清除落叶、病枝探埋或烧毁。

②及时摘心、整枝、排水和除草,增施磷钾肥。

③发病初期即应开始喷药。在北方,一般6月上中旬开始,每隔15天喷药一次。25%瑞毒霉或国产甲霜灵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用40%乙磷铝300倍液、90%乙磷铝5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也有较好防治作用;根施端毒霉也有防治效果。在长江以南地区,初秋之前,原则上可结合黑痘病同时进行喷药防治。进入秋季,重点防治霜霉病。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的经验是:在未发病之前,以波尔多液防效最佳;如霜霉病发生时,应及时喷洒25%甲霜灵700倍液或90%乙磷铝500倍液;根施甲霜灵也有防治效果。

(7)黑痘病

防治方法:①结合夏季修剪或于整个生长季节,彻底剪除病梢、摘除病果和病叶;秋季修剪后彻底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后深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菌源。

②合理增施钾肥。以防止植株徒长,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架面要合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③春天植株出土发芽前,喷施五氯酚钠2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琉合剂;生长期在花前、花后各喷1次1:O.5:200-240波尔多液,其他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8)白粉病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加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及时摘心,疏剪过密枝叶和绑蔓,保持通风透光良好,可减轻病害发生。

②注意果园卫生,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茵源。

③在发芽前应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芽后喷0.2-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9)褐斑病

防治方法:①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源。

②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

③喷药防治。发病严重的地区结合其他病害防治,6月份可喷1次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7-9月间可喷500倍50%多菌灵,600-800倍百菌清或800-1000倍70%托布津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1次药。65%的代森锰锌在某些葡萄果实上有药害,北方更明显,使用浓度应在1000-1200倍。

④合理施肥,科学整枝。增施多元素复合肥。增强树势,高抗病力科学留枝,及时摘心整枝,面通风透光。

(10)扇叶病

防治措施:选择土壤内没有传毒线虫的地块建园,栽树前用杀线虫剂杀灭土壤线虫。

②现阶段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用组培法培养无毒苗,栽种不带毒的良种苗。

③葡萄园有病株,病株率不高时可以及时刨除发病株并对病株根际土壤使用杀线虫剂杀死传毒线虫。

    ④及时防治各种害虫,尤其是可能传毒的昆虫,如叶蝉、蚜虫等,减少传播机会。

(11)黑腐病

防治措施:6-9月间可喷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或托布津800倍液以及1:1:200倍波尔多液。在南方,在喷药防治上要抓住花前、花后和果实生长期三个关键时间,药剂以波尔多液为主。

(12)穗枯病

化学防治:发芽前喷5波美石硫合剂,花前花后各喷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后结合防治炭疽 病和白腐病增喷洒菌剂。

(13)二星叶蝉

防治措施①清除落叶和杂草以消灭越冬成虫。②加强生长期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③葡萄园内尽量避免间作黄豆、瓜菜。④抓住第一代幼虫和若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一般在5月中、下旬,在葡萄展叶后为宜,可喷2000-3000倍敌杀死、速灭杀丁、杀灭菊酯、功夫菊酯等触杀性强的菊酯类农药。隔5-7天再喷一次,一般可全年控制为害。

(14)葡萄缺节瘿螨

早春萌芽成绒球期,细致喷洒波美4-5度石硫合剂,萌芽展叶期间喷洒25%亚胺琉磷乳油或5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或波美0.2度石琉合剂。展叶前期喷灭扫剂、功夫菊酯、杀蜗利果等触杀性强的菊酯类农药也有防治效果。

(15)葡萄虎蛾

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蛹。②捕杀幼虫。⑦喷药防治。在发生量大的地区可喷2000倍速灭杀丁、敌杀死、杀灭菊酪、功夫菊酯、灭扫利等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

(16)小青花金龟子

防治措施  (1)成虫喜在花器或伤果上群集为害,可用捕虫网捕捉成虫集中杀死。(2)虫量大时可喷药,用药有杀灭菊酯、灭扫利、功夫菊酯2000倍液,混以甲胺磷或敌敌畏等1000倍混合液。

(17)绿盲蝽

防治措施①清除葡萄园周围篙类杂草及杞柳等杂树。葡萄园内避免间作绿叶类、直根类等蔬菜。②多雨季节注意开沟排水、中耕除草,降低园内湿度。③搞好管理(抹芽、副梢处理、绑蔓),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④对幼树及偏旺树,避免冬剪过重;多施磷钾肥料,控制用氮量,防止葡萄徒长。

(18)葡萄斑衣蜡蝉

防治方法:①秋季结合剪枝摘除卵块。②抓住幼虫大量发生期喷药防治,可喷的药有:2000倍溴氰菊酯、功夫菊酯、速灭杀丁、灭扫利、天王星、菊马乳油、菊氧敌、辛硫磷等1000倍液或甲胺磷1500倍液,狠抓幼虫期防治,可收良好效果。

(19)葡萄白粉虱

防治措施:①可喷药防治,用药有2000倍菊马乳油、氯氰锌乳油、灭扫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②在温室内可引入蚜小蜂。③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用黄色板诱捕成虫并涂以粘虫胶乐死成虫。

(20)葡萄天蛾

防治措施①幼虫将叶吃成缺刻或孔洞,大幼虫虫粪落架下,依此特点及时检查,发现幼虫捕捉杀死或连同叶片摘下杀死幼虫。②可用黑光灯诱捕成虫。③结合防寒或解寒挖蛹,将其杀死。虫口密度大时抓幼虫发生初期喷药杀死幼虫,可喷2000倍杀灭菊酯、功夫菊酯、敌杀死等或80%敌百虫、敌敌畏800倍液等。

(21)葡萄透翅蛾

防治方法:作好成虫羽化期的测报,及时喷洒杀虫剂。方法为:先将带有老熟幼虫的枝蔓剪成长5-6厘米,共剪10个,放在铅丝笼里,挂在葡萄园内,发现成虫飞出5天后,及时喷药,可喷2000-3000倍杀灭菊酪。


  • 上一篇 : 苹果常见病虫害防治
  • 下一篇 : 茄子常见病虫害防治
  • 相关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