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正文
一、整地
7月上旬清除前茬作物,平整土地,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0-15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深翻20—30厘米,深浇一水,密闭棚膜7—10天,利用高温杀灭病菌、虫卵,同时彻底腐熟有机肥。10天后放风并将棚膜上、下边卷起呈天棚状。起垄作畦但不覆膜,垄间距120厘米,垄背芝70厘米,垄沟宽50厘米,垄高15—20厘米,播种前3—5天浇漫垄水。待土壤墒情允许可播种或定植。
二、播种
温室菜豆秋冬茬栽培正值高温、强光季节,采取不覆膜直播的方法,有利于出苗和根系发育。幼苗出土后,要及时中耕,视土壤墒情不旱不浇水,防止幼苗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造成茎蔓陡长。
三、管理
1、温度管理:9月份初霜来临之前扣棚膜, 10月上旬以放顶风和腰凤形成的对流风为主,10月中旬以后,改为放顶风为主。当外界最低气温降到12℃以下时,夜间闭棚,白天通风,并随外界气温的降低逐渐减少通风量。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9-23℃,白天超过25℃。要放风降温,低于到10℃以下时,加盖棉帘或草帘,防止寒流袭击,避免全田受冻植株死亡。
2、水肥管理:菜豆耐旱不耐涝,幼苗期要尽量控制浇水,叶片不出现萎蔫下垂不浇水,进入结荚期后,需要加大水分供应,土壤保持湿润疏松,但是土表不能有积水,否则,土壤中氧容量下降,根系发育不良,植株会成片黄化。空气湿度大时,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落花严重。结荚前期,每5-7天浇一水,隔水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钾肥5公斤,或沼渣液肥1000公斤,或硫酸钾10公斤,加速豆荚快速肥大。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菜豆进入座果期,随着外界气温的降低逐渐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随着外界气温的进一步下降,菜豆的生理生化功能逐渐衰竭,根部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停止浇水追肥,只能通过覆盖保温延长采收期。
3、菜豆病虫害防治
温室菜豆的主要病害有菜豆锈病和菜豆灰霉病,主要虫害是蚜虫、红蜘蛛和温室白粉虱。
(1)菜豆锈病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0天左右防1次,连续或交替施用2-3次。
(2)菜豆灰霉病:加强田间管理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
(3)温室白粉虱: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居危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提倡温室第一茬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黄等耐低温作物;温室安装防虫网;避免黄瓜番茄、菜豆混栽、温室附近避免种植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等白粉虱严重的蔬菜。
药剂防治:基克杀螨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500倍液;蚜螨虱速杀烟雾剂熏蒸,隔天一次,连续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