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麦和稻米产量有望创新纪录
全球小麦和稻米产量有望创新纪录 2016年10月6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10月6日发表最新一份《 【阅读全文】
精准扶贫需加快改善农村基础教育
精准扶贫需加快改善农村基础教育   记者沈则瑾报道: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近日发布的2015年 【阅读全文】
打好脱贫攻坚战:光伏+就业+产业,为贫瘠土地造血
打好脱贫攻坚战:光伏+就业+产业,为贫瘠土地造血   海原县贾塘乡后塘村村民田晓坪,通过赊购母牛、集中饲养,解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好品种与适宜区的“化学反应”

时间:2015-11-09  来源: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一点已被寒地种玉米、旱地种小麦、盐碱地种高粱等许多“奇迹”所证明。当下,我国种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广适性被多数作物的育种家奉为目标。但是并不是每个好品种都需要包打天下,在一些条件特殊的区域,适合才是硬道理,好品种与适宜区能撞出怎样的精彩,请看——

高寒地带,用品种向低积温争粮

10月底的黑龙江,已经降下了第一场雪。各地的玉米收获也陆续进入尾声,满载玉米籽粒的卖粮车在路上蜿蜒排起了长队,不少黑土地都完成了收获、整地,进入“黑色越冬”状态。

作为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黑龙江近年来玉米产业发展迅速。2013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首次突破1亿亩大关,达到10780万亩,比2006年增加了近2倍。玉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适宜品种的助力,尤其是黑龙江气候类型复杂,对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省南北积温可相差1000℃左右,适宜的品种才能最有效地将积温转化为产量

提起黑龙江,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广袤无垠、土壤肥沃的黑土地,然而对玉米种植来说,并非如此简单。“黑龙江是全国玉米生产类型最复杂的地区之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曹靖生告诉记者,目前全省的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一、二、三、四四个积温带,并已扩展到第五积温带中限,南北积温最大可相差1000℃左右,这就对品种提出了不同要求,在其它地区表现好的品种不一定适合在黑龙江种植。

寒冷地区种玉米,首先要解决品种问题。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赵光农场位于第四积温带末,年积温只有2300℃左右。2009年以前主要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因为温度太低,玉米的产量一直徘徊在六七百斤左右,成不了规模。2009年,农场引进了适宜积温2100℃的“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玉米种植面积很快从300亩扩大到了今年的30万亩。

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北安农垦富龙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淑英说:“我们这里种地就是要抢积温,这个品种早熟、脱水快,有利于后期及时收获、及时整地。”她今年种了7000多亩玉米,品种都是“德美亚1号”。

而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红兴隆管理局友谊农场,“德美亚3号”是主要的玉米品种。“我们这里的积温有2400℃~2500℃,种适宜积温2300℃的‘德美亚3号’正合适,如果种同系列的‘1号’就有些浪费了。”友谊农场的农民郭敏说。

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显辉介绍道:“‘德美亚’并不单指一个品种,而是1号、2号、3号三个品种的统称。每个品种的适宜积温和成熟期都有差别,适宜种植的区域也不相同,我们会针对不同地区推广不同品种。”

早熟、脱水快,才能做到“秋起垄、秋保墒”,保障来年春耕顺利进行

对于黑龙江的玉米种植户来说,时间格外重要。这里春旱严重,只有及时收获玉米、起垄整地才有利于保证土壤墒情,保障第二年春耕的顺利进行。“就是常说的‘秋起垄,秋保墒’。”赵光农场副场长苏兴俊说,“10月25日,我们把玉米都收完了,地也整了一遍,27日就下了第一场雪。如果前期收获不及时,很可能来不及整地,影响来年的生产。”

而对气温条件相对宽裕的友谊农场来说,时间就意味着效益。提早上市,有利于抓住玉米商品粮市场空白期,提高玉米售价,增加农民收益。郭敏说:“‘德美亚3号’成熟早,抓早市场特别好。10月10日之前卖家会主动联系我收购玉米,价格也高。之后收的就都要自己联系卖家。”用友谊农场农民杨德清的话来说:“有的卖玉米的钱都花完了,有的还没见到钱。”

抢时间靠的不仅仅是成熟期短,还有机械收获。“在黑龙江省真正适合粒收的品种只有德美亚系列。”刘显辉说。籽粒直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过去得掰棒子,运回家放一个冬天,到了春天再脱粒、晾晒、卖粮。占场地不说,粮食还不能变现,直接影响到第二年播种。现在有了籽粒直收,直接在地头收粮卖粮,又快又省事。”孙淑英对此深有感触。

1/4    1 2 3 4 > >>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