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19 来源: 作者:子雲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常天乐常姐,过去曾在国际性 NGO(非 政府组织)工作,观注可持续性农业 和食物问题。从她的角度来看“,有机” 更多的是强调对于资源合理而可持 续的利用,不只满足人类自己的需求, 也要满足自然的持续发展。因此有机概念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强调不使用化肥来污染土地,也包括尽量食用本地食物,减少食物里程,也是对环境上的关切。(食物里程 :食物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食物里程越高,表示运送过程越长,交通工具所消耗的能源与产生的废气,也将增加环境的负担。)
以常姐对行业的理解,一个资金充裕的农场,在北京要取得有机 认证并不是很困难 ;但对于一般小农而言,取得认证的问题,一在于费用, 二是多样化种植的小农,很难配合国 内有机认证的模式。比如按照现在有机规定,是从播种就要开始报备,苗长出来后要去检测,检测完了要请认证机构去证明有机与否,接着还要去申请有机条形码,全部过程最快也要花四十多天,但叶菜类可能三、四十天,芽苗菜十几天就长好了,因此 这个过程对很多小农来说并不现实。
“我觉得任何人之间的信任不是透过检测或者证书来建立的,更多还是要透过这种交流,在市集上,你不光能够买,还能看到种菜的人,也就是让农友和消费者面对面直接交流沟通后, 再自行判断购买,这样才是更加长久 的方式。”这也就是常姐认为,农夫市集是强调人和人之间更加有机的关系,大家通过慢慢的认识,增加对彼此的信任,进而对农夫生产的作物产生感情,已是超越纯粹买卖的关系。
有机农产品价格较高
提到 “ 有机 ”、“ 健康 ”, 通常会联想到高昂的价格,觉得那是属于有钱人的生活方式。针对这个世俗观念, 常姐从比较客观的角度来陈述她的看法 :“以价格来说,农夫市集上的产品若跟普通市场上的相比,当然是贵很多 ;但若跟超市包装得很漂亮的比起来,其实是便宜了。一个家庭购买有机农产品,全家人都能吃到健康的食物,一个月可能就花三四千块钱,这对于北京有正常工作的人来说, 其实是可以负担的。”
常姐进一步解释,市面上廉价的食材大多是以化学品培育出来的, 对环境、农民以及消费者自己的健康都不好。即便如此,那些农民种的菜往往还只卖几毛钱、几分钱一斤,挣 了钱,过着糟糕的生活。盲目地购买,就好比参与了负面的食物系统, 助长了不健康的食物生产模式。
以常姐自己的经验来说,她的生活方式是比较简单的,对物欲的要求不高,平时的开销大部分就是花在 吃这件事上,“只要平常少买点名牌, 手机别一出新款就跟着买,这样省下的钱就足够吃一年的好东西啦!”的确,市集上有时能看到那种“拿着名牌包跟农夫讨价还价”的人。若是消费者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追求,调整消费习惯,相信有机农产品一点也不是富人的专利。
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黄莉莉 Erica,来自台湾的台北女孩,是小区农夫市集“从农场到邻居(Farm To Neighbors, F2N)”的创始人。谈到办市集的初衷,Erica 说最初她其实不是为了想办市集而去寻 找农户,而是因为她来京生活两年后, 皮肤出现严重问题,身体状态也开始亮红灯,所以为了健康,她开始寻找本地有机安全饮食。后来,一位认识 的卖菜大姊,因暑假期间许多顾客离 开北京,她的菜销售停滞,Erica 就 在胡同里帮她做了一个菜摊。这一办,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需要健康的蔬菜,于是便开始寻找更多的有机农 场和传统手工食物,最后促成了现在每周末的 F2N 农夫市集。
经历了各种寻访,Erica 认为, 有机是一种种植的过程、方式,以对 环境伤害最低为前提,生产出健康的食品。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面对生活的态度。那些坚持有机种植的农民,不使用除草剂和化肥,只靠人工拔草除虫,但这样种出来的菜, 被虫吃掉的风险很高。正因为他们的 损耗大、成本高,也就更需要消费者 的支持,他们才有能力继续这种对环 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比如散养的鸡, 吃的是自然有机生长的谷子,而你去购买散养鸡,那就是在支持整个生 产链条。”
有机认证最好?
如同前面常姐说的,Erica 也提到取得有机认证是个非常花钱的事, 因为它每一年都要重做,每次都要花 上十几万,且一个认证只含单项产品, 对于小型农场来说,的确是个沉重的 经济负担。事实上,对于追求有机生 活的人来说,产品取得有机认证与否, 并不是最重要。比如牛奶,通过销售 认证的得经过高温杀菌,但是杀菌后 却会造成营养大量流失 ;蜂蜜也一 样,消毒过程会影响蜂蜜本身的营养 价值。“了解的人都是买自己认识的, 而不是买认证的。”Erica 说。
现在市集上看到的所有店铺, 都是 Erica 亲自挑选出来,并亲身使用过,才会在市集上推荐给大家。像是宝宝用的肥皂,很安全没有添加剂; 衣服类是自然的草木染,材质是棉、 麻和丝质 ;蔬菜当然也是以有机方式 种植生产出来 ;牛肉都是散养、以草饲养两年,唯有宰杀前的三个月,才 喂食少量的玉米来育肥 ;猪肉也是, 一般的猪才长三四个月就宰杀,但市集上的则踏踏实实地养满了一整年。 可见,实际去了解食材来源,了解生产过程,了解生产者,更能吃到或用到真正健康有机的好东西。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由常天乐发起的北京有机农夫市 集,从 2010 年至今已有 5 年的历史。 市集的宗旨是搭建一个平台,让从事有机农业的中小农能和消费者直接沟通交流,一方面帮助消费者找到安全、放心 的食品,一方面协助农户拓宽市场渠道, 并与其他农友产生更多技术、管理上的交流。
参加市集的每个农友,从报名到实际加入,通常都要经过至少半年,甚至 一年到两年的观察,透过“参与式保障 体系”,也就是组织参访团,邀请其他 农户、消费者、技术专家、政府部门、 NGO 等单位一起进行非常深入了解和观察,比如农场的用水来源、种子来源、 是否转基因、肥料主要成分和来源、对有机的理解是否到位等,在一连串详尽的考察后,最后再决定这个农友是否能来市集摆摊。即使在农户参加市集以后, 市集团队也会持续进行探访和观察。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