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保险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让农业保险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保障 近日,保监会召开会议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农业保险确定 【阅读全文】
漫谈抗生素污染与食物安全之四:动物养殖过程中的抗生
漫谈抗生素污染与食物安全之四:动物养殖过程中的抗生 蔬菜和蔬菜地中的抗生素,来自不合格有机肥的污染。中国农业科 【阅读全文】
李克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
李克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种粮收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粮食政策到了要调整的时候 破题“价格悬河”

时间:2015-12-17  来源:  作者:子雲


国家统计局8日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2143.5万吨(12428.7亿斤),比2014年增加 1440.8万吨(288.2亿斤),增长2.4%。这是自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连续第十二年获得丰收。

“十二连丰”成绩喜人,但丰收背后掩盖的问题,亟须关注。

粮食“十二连丰”“今年粮食再获丰收,一是由于播种面积增加,二是单产增加。”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70010.7万亩,比上年增加900多万亩,增长0.5%。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每亩达365.5公斤,每亩比去年增产6.5公斤,提高1.8%。

粮价下跌之忧

虽然喜获“十二连丰”,但一些主产区的种植户却高兴不起来。记者了解到,受国内外粮价价差扩大、国内粮食库存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三季度以来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下跌较多,局部地方种粮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抬头。

黑龙江省兰西县振宇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德明告诉记者,由于去年丰收,今年流转费每亩比去年高出100元,再加上种子、化肥、种收机械等费用,一亩地的成本就在1000元。“而今年平均亩产1200斤左右,还是潮粮,每斤才6毛多,去年挣的钱今年都亏进去了。”李德明说。

今年9月18日,有关部门公布我国东北地区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为2000元/吨,与去年相比,每吨降价240元,专家测算,相当于东北地区今年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要减少200亿元。“粮食生产的利润空间本来就不大,如果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种粮积极性就会大幅下挫,必将威胁来年的粮食产量。”黑龙江省兰西县粮食局局长王孝国说。

破题“价格悬河”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粮价下跌现象,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储粮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通过采取及时启动收储等措施,目前国内市场和价格趋于平稳。”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司长周冠华日前在粮食相关政策新闻通气会上说。

为刺激粮食增产、带动农民增收,我国政府连续12年实行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政策,收购价的连续抬升,让国内粮食价格远高于国外,成为高悬于全球粮食市场之上的“价格悬河”。

对此农业专家陈锡文指出,当前2000元/吨的临储价格已远远高于国际市场,可见中国粮食政策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他认为,应发挥市场供求在价格形成中的基础作用,政府要在市场之外给予农民必要的补贴。

陈锡文同时指出,政府调整粮食政策要慎之又慎,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避免出现粮食产量的大幅度下降。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