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4-09 来源:
一、现在正值春耕大忙时节,很多农民都在徘徊不知道种什么,前几天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出台了,请问玉米的目标价格政策在什么时候出台?价格范围会处在什么区间呢?
潘文博副司长表示: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农民关心,社会关切。在3月28日的时候,国家发改委已经会同农业部、财政部、农业发展银行、粮食局等多个部门召开了一个新闻通气会,在这个新闻通气会上已经向社会公布了今年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内容。这次改革核心内容是什么呢?就是2016年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怎么解释这句话呢?就是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调节生产与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这是第一层意思,就是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保持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目前,农业部正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好这项改革措施,保护好农民利益,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二、玉米调减后农民应该种什么呢?收益如何能够保障呢?还有,现在不可能再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农民种什么或不种什么,那么我们的目标如何能够顺利实现呢?
潘文博副司长表示: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调不调,调多调少,主要看价格,只要效益好,有钱赚,农民就愿意调。回到您提出的问题上,玉米效益好,调了之后农民种什么,如何保证收益,又如何推动这项工作呢?我们主要考虑四个方面:
一是靠规划的引导。刚才叶主任已经讲过,去年11月份农业部制定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调减玉米,主要改种市场需要的大豆、青贮玉米、杂粮杂豆、马铃薯、苜蓿、优质牧草等作物,各地也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调整优化玉米结构。
二是靠政策扶持。调整优化玉米结构需要市场信息的引导,但是更需要的是政策的扶持,这样才能让农民愿意调、调得动、稳得住。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今年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农业部整合了35亿元的资金,重点支持玉米的结构调整,用于“镰刀弯”地区的粮改饲和粮豆轮作的补助,目的是让改种青贮玉米也好、改种大豆也好、改种饲草也好,这些作物的收益与过去种籽粒玉米的收益基本相当。
三是靠指导服务。农业部已经组织专家制定了分区域、分作物的技术方案,引导农民科学安排种植结构,同时也指导各地落实好替代作物的种子、配套的机具等物资,搞好余缺调剂,保证结构调整的需要。针对玉米改种大豆之后可能出现的除草剂带来的药害问题,我们已经组织了植保专家制定了具体的应对方案,筛选了替代的药剂品种,确保后茬作物生产的安全。
四是靠示范引导。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重点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示范引导作用,率先推广结构调整的技术模式。目前来看,市场信号的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的预期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今年玉米结构调整现在看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据各地反映和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玉米主产省的玉米种植意向呈减少的趋势,是近13年以来玉米面积首次减少。刚才叶主任也讲了,过去10多年玉米面积增加了2亿多亩。过去是年年增,现在有一个好的势头,玉米面积要调减。特别是玉米面积库存压力最大的黑龙江省,今年预计玉米面积减少1500万亩左右。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