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化“领跑”临沂农业供给侧改革
品牌化“领跑”临沂农业供给侧改革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以提升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为导 【阅读全文】
一个玉米合作社“调结构”的酸甜苦辣
一个玉米合作社“调结构”的酸甜苦辣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幸福乡大宏合作社曾是一个只种 【阅读全文】
国务院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
国务院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贵州碧江:“精准关爱”留守孩子

时间:2016-04-11  来源:新华社


 

  “爸爸妈妈去哪儿了?”

 

  “他们去浙江打工了,在那边做阀门。”

 

  日前,桐木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级学生吴娜芬这样回答记者。位于贵州铜仁碧江区的这所学校,像吴娜芬这样的留守孩子有98名。

 

  近年,碧江推行“台账+阵地+结对”的工作方法,精准关护这些留守孩子。具体做法是:到户到人建台账,见人见事建阵地,结对帮扶精细化。

 

  在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记者见到了11岁男孩向飞阳。孩子干干净净,性格开朗。“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每年回家一次,不过现在可以和他们视频聊天了,每个月一次。”向飞阳说。

 

  向飞阳的奶奶告诉记者:“现在,孙子在村里活动室学会了剪纸,每个月可以在网上看到他爸他妈,不像以前那么胆小。”

 

  该村党支部副书记雷兵介绍,上级部门不仅给村里的留守儿童建了视频聊天室,还组织他们一起过生日,同一个月出生的孩子,以村为单位,每月组织一次集体生日。向飞阳说:“去年6月,我过了生日,吃了蛋糕,还收到了生日礼物溜溜球。”

 

  记者了解到,按照“定位到村、识别到户、建档到人”的要求,碧江对留守孩子进行细致摸底,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将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建档立卡、全程记录、一人一档。在部分村委会办公室,留守儿童档案用信封密闭起来,用于视频聊天的电脑安装了摄像头,剪纸和水彩画张贴在墙上,小提琴等乐器摆放整齐。

 

  碧江区委组织部党建办副主任夏强表示,关爱留守孩子,还需要开展更多课外活动。该区部分“留守儿童之家”,不仅设有亲情聊天室、图书室、心理疏导室,还与志愿者联合开办了“四点半课堂”,用文体活动填充放学后的空余时间。

 

  在灯塔小学念六年级的唐睿瑶,父母外出务工后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去年开始,她下午放学有了新去处。“以前放学就回家了,现在可以在社区‘留守儿童之家’画画,不懂可以问老师。”她说。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雷世根是灯塔社区的“留守儿童之家”志愿者之一。他说,在这里做志愿者,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知识教给留守孩子,另一方面能帮助形成一种全社会关爱留守孩子的氛围。

 

  为实现精准“一对一”关护,碧江区干部、党员、邻里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2800余对。同时,鼓励1400余名爱心人士当“代理家长”“爱心妈妈”。

 

  桐木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美术教师陈彦羲就是一位“代理家长”,她负责对接帮扶2名留守孩子,每个月要到各自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她表示,“代理家长”需要全面了解孩子现有监护人的情况、家庭经济收入、孩子父母去向等,让孩子感到放学之后有人关心。负责结对帮扶2名留守孩子的书法教师洪德国每月都要去他们家里一次,“尽管来回一趟需要2个小时,但觉得很有意义。”洪德国说。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