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历史经验创新合作理念 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
借鉴历史经验创新合作理念 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下午就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 【阅读全文】
补贴“三合一”:多种粮 多受益
补贴“三合一”:多种粮 多受益 今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 【阅读全文】
国家电网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总投资5222亿元
国家电网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总投资5222亿元 国网将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5222亿元,计划到2020年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创业就是让大伙都得实惠

时间:2016-05-04  来源:农民日报


 

     初中学历、出生在偏远农村,这样的标签,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能一辈子也就那样了。但对于赵刚诗来说,这只是人生和事业的起点。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竹海镇,和贵州大多数山区一样,资源匮乏、交通不便,随之而来的是跗骨难去的贫困。赵刚诗,就出生在竹海,一个让他爱恨交加的地方。

 

     与身边不少同龄人一样,家境贫困的他,虽然受免费教育之惠,读到了初中,但接下来的高中就难以为继了,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哪怕是最微小的希望。”回忆过往,赵刚诗这样说。

 

     改革开放,为这一批青年农民带来了新的变化。走出大山、走进外面光怪陆离的世界,和无数个“打工仔”一样,赵刚诗从打工、开车,到开餐馆,接触了各色各样的人,收入渐渐丰厚,人生阅历渐长。

 

     但几次春节回到家中,看到家乡贫困的现状,赵刚诗的心情越来越难以平息。“人要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终于,他再也坐不住了,下决心回到竹海,带领家乡人一起脱贫致富。

 

     赵刚诗办的是服装厂,这样的选择并非随意而为。赵刚诗觉得,只有让大伙儿都得了实惠,返乡创业才有意义。他说:“一方面,自己在这一行有些经验;另一方面,服装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可以实现农民工本地就业,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数量。”

 

     想法虽好,但是万事知易行难。在真正创业过程中,依然有数不清的现实难题需要去一一解决。离乡时间太长,原来的乡邻早已变得陌生,不少人甚至报以怀疑的态度,在背后议论:“在大城市待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回来?”乡亲们怀疑、家人反对,但这些都阻挡不了赵刚诗的热情。他以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决心,真诚待人、勤勉做事,把企业一天天地做大,乡亲们由怀疑变成了羡慕,纷纷表示:“这个小伙儿,做事踏实、有干劲,跟着他干准错不了!”家人也由原来的反对变成了支持,成为他创业路上的坚强后盾。

 

     企业要发展,人的素质是关键,可服装厂招收的员工大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员工素质不高、纪律意识不强。为了提升员工的纪律意识,赵刚诗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并选配了最优秀的管理人才加入。他以身作则,经常与员工们沟通交流,最终建成了一支纪律性强的员工队伍。

 

     这些年来,盘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刺激创业就业,不断改善创业环境,为创业大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在和这些“官家人”打交道中,赵刚诗深切感受到家乡发展的决心和政府营造的良好创业环境——镇政府为赵刚诗牵线搭桥,联系相关业务,同时为其建设厂房提供帮助;人资社保部门组织他参加SIYB培训,工商部门也积极扶持,将其创办的企业纳入微企发展项目,提供了5万元的微企扶持资金。

 

     渡过了最开始时的难关,企业生产慢慢好转,逐渐走上了正轨。现在,赵刚诗创办的服装厂资产规模达300余万元,厂内机器设备78台,常驻员工20余人、零散员工达70余人,为当地农民工再就业提供了新的平台。

 

     对于未来,赵刚诗有了更多的期望,不但要扩大生产规模,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他说:“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人生中的一小步,我还要继续为家乡人就业作出更多贡献。”

 

     2015年,赵刚诗荣获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表彰的“全国优秀农民工”以及贵州省第二届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荣誉称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