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农村水利发展新活力 不断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
激发农村水利发展新活力 不断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 【阅读全文】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京过“六一”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京过“六一” 5月31日,在北京市一处建筑工地,小朋友们在爸爸的安全帽 【阅读全文】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启动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启动 农业部消息,当前,河南、安徽等黄淮地区小麦已进入成熟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夫妻教师坚守20年:把每一名学生都送出大山

时间:2016-06-03  来源:


 

  保康县龙坪镇位于荆山山脉的聚龙山麓,这里平均海拔1345米,最高海拔1852.1米,是湖北省襄阳市的“屋脊”,龙坪镇中心学校老师杨小英和爱人毛青龙在“襄阳屋脊”的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高寒山区的农村教育。

 

  近日,楚天快报记者驱车百余公里来到龙坪,在龙坪镇中心学校见到了正在给7年级上课的杨小英,看着她纤瘦的背影,很难想象这20年来她和爱人毛青龙是如何耐住了山外的各种诱惑,坚持留在高寒山区教书育人。“其实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只一心想着我们进山教书可以让更多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当楚天快报记者问及杨小英是什么让她可以坚持下来,杨小英腼腆地告诉记者。

 

  杨小英是龙坪人,1996年8月,20岁的她从襄樊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志愿回到龙坪镇,到镇中心学校任教,“多教一个是一个,山里的孩子想走出大山只有靠学习,孩子们要学习就必须有老师,我是在这里长大的,更能适应山里的环境。”

 

  刚回到龙坪时,镇中心学校的条件很差,杨小英住在一间小教室里,住宿、办公、做饭全在这间屋里。操场是泥巴上垫碎石子铺就的,晴天一片灰,下雨一身泥。恶劣的环境让和杨小英一起回龙坪任教的同学打了退堂鼓,4个人如今只有杨小英一人坚持了下来。

 

  不仅如此,杨小英还让爱人毛青龙从条件较好的宜城调到了龙坪。“这里有努力求学的山里娃,有妻子想倾注满腔热情的教育事业。”于是,毛青龙把工作关系转到龙坪,成为龙坪镇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就这样,杨小英和毛青龙夫妇在龙坪一待就是20年。

 

  以前,考上保康一中对龙坪镇的孩子来说是件比登天还难的事。在杨小英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现在班上80%的学生能考上保康一中。这些年来,班上所有的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学生、残疾学生、特困学生,没有一名因各种困难而辍学。“把每一名学生都送出大山,用知识改变他们的未来。”杨小英说这是她和爱人的教育梦,在追梦的路上他们夫妻将一如既往地坚定前行。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