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二十国集团农业部 【阅读全文】
山东农民:“掌中种粮”,不再“夏忙”
山东农民:“掌中种粮”,不再“夏忙” ▲6月2日,在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梁山村,收割机在进行小 【阅读全文】
北上广深划定人口控制目标 落户空间还有多大?
北上广深划定人口控制目标 落户空间还有多大?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公布本地的“十三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面对粮价风向标,农牧交错区何去何从

——来自河北农垦种植结构调整的调查

时间:2016-06-07  来源:农民日报


 

     草业与畜牧业互为关联,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但我国草畜业存在品种单一、产出低,缺乏竞争力,畜草矛盾突出,农牧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特别是位于“镰刀弯”农牧结合区的地方,在调减玉米后,更是面临着种什么、怎么种,选择何种“替代品”的问题。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对于适宜发展草业畜牧业的地区而言,“宜草则草,宜牧则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加速“粮改饲”进度,促进肉业、奶业等其他产业平衡发展。   ——编者

 

      “粮价就是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风向标,玉米价格持续偏低,垦区玉米产区必须想方设法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引导农工改种其它作物。”河北省农垦局副局长杜亚周显然十分熟悉市场行情和垦区面临的形势,面对记者,他的介绍很是专业。

 

     同属“镰刀弯”地区,选择何种“替代品”各不同

 

     河北垦区地处“镰刀弯”地区的北方农牧交错区,该区是连接农业种植区和草原生态区的过渡地带,属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但水资源紧缺,土壤退化沙化,是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灾情严重的地区,其中干旱发生概率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重的地区。

 

     杜亚周介绍说,2015年河北垦区玉米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玉米收获期以来,价格呈现断崖式下跌,由2014年市场价2.20元/公斤,下跌到1.60/公斤,跌幅近25%,仅价格下跌造成每亩减少收入150元。而生产成本由于人工和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上升,每亩达50元。由于生产成本的地板上升和玉米销售价的天花板下降,造成玉米籽粒生产盈利空间减少200元/亩,极大挫伤了农工种植玉米的生产积极性,到了玉米种植结构必须调整的时候。

 

     河北垦区立足垦区实际,在农业发展中,调结构、转方式,确定了三种压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的方式。坝上平原春玉米种植区以发展耐旱型杂粮杂豆、马铃薯、饲草、青贮玉米为主,主攻方向是大力发展耐旱的杂粮杂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贮玉米;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促进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服务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冀中南平原和冀东沿海夏玉米种植区以发展饲草、积极发展耐盐耐旱的饲草、青贮玉米等,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粮改饲”、发展现代草食畜牧业,促进农牧结合。

 

      “2016年预计调减籽粒玉米4万亩,力争到2020年,调减籽粒玉米10万亩以上。”杜亚周说。

 

      “粮仓”、“肉库”、“奶罐”,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结合犇放牧业新上养殖奶牛1.8万头的机遇,种植青贮玉米2万亩,高蛋白紫花苜蓿0.6万亩,既压减了籽粒玉米面积,又提高了养殖效益。”沧州市中捷友谊农场于连治副场长侃侃而谈地告诉记者,神情中充满了自豪。

 

     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中捷友谊农场”,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发展,农场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位居全国农垦前列,已成为全国现代化农业示范农场,并在2003年7月改制为省级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捷友谊农场的成功经验正是河北农垦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带动种植结构优化、种养结合型调整的积极探索,实行粮饲兼顾,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以养定种,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

 

     杜亚周说,由于河北垦区跨度大、涉及作物种类多,垦区因地制宜制定玉米结构调整的技术方案,推介适销对路、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引导玉米结构主动调优、积极调特、努力调深,并结合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集成一套玉米结构调整的技术模式。

 

     大企业一来,“粮改饲”有了新引擎

 

     位于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的沽源牧场,今年有一个大动作,利用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机遇,引导饲草种植企业秋实草业,扩大饲草种植面积1万亩。

 

     杜亚周介绍说,垦区的玉米结构调整不仅是面积的调减,更是产业的升级,因此必须培育和扶持发展大型畜牧养殖、加工企业和饲草企业,强化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粮改饲”和农牧结合。

 

     随即,垦区出现了一大批像沽源牧场的案例。沽源、察北、康保牧场,引导马铃薯产业企业弘基、雪川和中农坝公司,利用马铃薯种植3年倒茬的耕作制度,在轮作的同时缩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沽源、察北牧场,及时把握蒙牛、君乐宝、现代牧业、旗帜乳业等大型乳品企业扩大2万头养殖规模的机遇,扩种青贮玉米2万亩。

 

     在夏玉米产区,大曹庄农场压减0.5万亩籽粒玉米面积,改种小杂粮,打小包装礼品盒销售,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汉沽农场党委书记许焕庆说,定规划,调结构,依托距离天津较近的地缘优势,结合天津由于水灌溉不足导致水稻停种,恢复扩种久负盛名、享誉华北的传统水稻“天津小站米”,种植面积1万亩,利用地表水灌溉水稻,降低了投入成本,亩产能达到650公斤/亩,亩纯效益达到1500元以上。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的省队和排头兵,如何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走在前、做表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杜亚周说,如果养殖项目发展顺利,河北垦区可望于2018年前完成压减籽粒玉米10万亩的计划。”

 

     种玉米怕掉价,种洋葱怕“炒作”,甘肃八一农场—— 种好牧草让畜牧业“吃饱吃好”

 

      “我老了,现在种不动了,去年我把土地流转给农场,当时心里还落点不忍,现在想想儿女都在外地,自己一把老骨头,干不动了,你们能想到种苜蓿也算是好事,起码种草用的农药少了,污染小,牛吃了也健康,我每天都定一斤奶,喝着放心。”甘肃八一农场一位老大爷说。

 

     近日,八一农场金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新购入的纽荷兰自走式苜蓿收割机开镰作业,解决了农场4000亩地埋式滴管苜蓿草收割任务。

 

      “牵引式收割机工作效率低,割幅小,收割后的苗茬层次不齐。”收割人员介绍到“自走式收割机掉头灵活,速度快,割完后苗茬整齐,牧草整齐,便于机械翻晒,既利于下一茬苜蓿生长,又省时省力。”

 

     去年3月,农场党委书记刘忠文带队赴新疆呼图壁县种牛场和乌鲁木齐附近的一个牧场进行考察,以其论证适合八一农场种植的苜蓿品种。回来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选种阿迪娜紫花苜蓿,阿迪娜品种是美国Cal/West公司育成的高产、高品质和持久性好的多叶苜蓿新品种,种子由加拿大碧青公司生产。该品种对苜蓿主要病虫害具有良好抗性,且植株分枝多、茎秆细、具有多叶特性,适合高产优质牧草客商的要求。

 

     生产实践证明,阿迪娜较耐机械碾压,再生能力好,年可刈割3-5次。农场不仅精心选种而且种植方式采用地埋式滴管技术。采用此技术不仅实现了农场全程机械化作业和水肥一体化管理要求,同时农场这几年在作物灌溉方式上不断应用新科技,对地方农业耕作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地埋式滴管种植苜蓿与传统漫灌方式相比较,地埋式滴管苜蓿种植平均年亩成本1380元,较漫灌亩节约成本14%;预计三年丰产期平均亩产紫花苜蓿1.1吨,较漫灌亩增产16%,平均年亩效益为500元,较漫灌亩增效150%。此外,可提高土地利用率15%,提高肥料利用率,节肥15%,节水40%。

 

     正在苜蓿地里劳作的成老汉说:“今年农场流转我们的土地既给了我们稳定的地租收入,我们还有时间到地里打零工挣钱,不然,我都发愁今年还能种啥哩,玉米不敢种,种了卖不掉,洋葱是个‘赌博鬼’,赌着了一夜暴富,赌输了倾家荡产,我们农民就图个安稳,现在这样最好了,农场种的草也规模化经营了,农场的产业也慢慢起步了,我们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了”。

 

     草业、畜牧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我国畜牧业品种单一、产出低、缺乏竞争力,而且,畜草矛盾突出、个体性能低、季节性出栏多、牧草进口量一个月高达10万多吨,农牧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日益显现。

 

     八一农场位于“镰刀弯”地区,在调减玉米后,职工更是面临着选择何种“替代品”的考验。而经过实践检验,农场积极推行以市场价流转职工土地,统一经营,建设饲草料种植基地的选择是正确的。

 

     就该农场处在“镰刀弯”地区的客观现状来说,实施“粮改饲”,就地过腹转化增值,实现效益最大化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农场依托天牧乳业万头奶牛基地的建设,立足做大产业,率先调整产业结构,不仅实现了增加职工收入的愿望,也进一步为企业适应市场探好了路。

 

      “退麦还草,苜蓿成了抢手货”

 

     日前,笔者在新疆兵团四师七十八团苜蓿地里看到,一辆大型货车正在装饲草。这些刚刚捆好的苜蓿已经被客户订购,将被运到昭苏县。

 

     该团调整产业结构,在六连率先种植500亩苜蓿地,发展养殖业。苜蓿效益好,为种植户增收50余万元。目前,苜蓿种植面积达2800亩。

 

     该团六连职工阿尔肯种了40亩苜蓿,这两天刚收割完第一茬,收购商就找上门来,要收购饲草。“今年还可以打三茬,可以挣3万多元。”阿尔肯高兴地说。

 

     承包户赛力克卡前几年种麦子产量低,收入少,通过引导,他“退麦还草”,去年种植了80亩苜蓿,收入超过5万元。如今,他家的苜蓿也到了收割季节。“今年,雨水好,预计苜蓿收入会比去年有所增加。”赛力克卡说。

 

     不能关起门建设草原发展草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摄入食物的极大丰富,对粮食的消费量有所减少,而吃肉蛋奶多了,吃副食多了。肉蛋奶是哪里来的?生产肉蛋奶离不开饲料、离不开牧草。如果饲料、牧草不能充足,现代人的粮食安全也就出现问题。粮食够了,肉不够、奶不够也不行。

 

     从严格意义上讲,粮食安全不应该只是强调口粮安全、谷物安全,而是应该把畜产品也纳入粮食安全的范围,顺此延推,自然家畜的饲料、饲草也要纳入安全保障计划,国内的粮食才能算真正安全。

 

     现在我国每年消费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是做了动物饲料,这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果把草地也像耕地那样保护起来,提高牧草生产,生产出的牛羊肉、牛奶等食物,会对粮食安全产生更大的作用。

 

     当前,在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还要走“退耕还草“的路子。一些地区适宜“退耕还林”,还有一些地区更适宜“退耕还草”,通过恢复草场,发展草产业,其效果更好,收益更快。

 

     草田轮作是现代化混合农业的重要特征。在我国,经过试验的草—粮轮作、草—果轮作、草—烟轮作等土地利用系统,都可以建成大量的栽培草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大力发展草业,不但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总产量增加,也可以使草地畜牧业蓬勃发展。因此,利用中低产田、季节性撂荒以及采取草田轮作、间作等技术,“退耕还草”、发展草地农业在我国一些地方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对于宜草则草地区而言,长期以来都偏重以粮为纲,忽视发展草业的问题,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很难马上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加强引导。在这些地区,如果实行草田轮作,不仅不会影响到粮食产量,还能成倍增加牧草等饲用作物,培肥地力,从多个角度上讲,发展草地农业都对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当然,那些宜草则草、宜牧则牧的地方,在搞草原建设发展草业时,最大的问题是“关起门来建设草原发展草业“,应该将发展草原与整个农业、粮食安全问题关联起来统筹考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