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贫困村脱贫致富模式:借扶贫鸡 下脱贫蛋
四川某贫困村脱贫致富模式:借扶贫鸡 下脱贫蛋   日前,四川广安市岳池县马家村贫困户张杨,熟练地扭动右手大 【阅读全文】
“互联网+”如何构建土地流转全国版图
“互联网+”如何构建土地流转全国版图 2016年5月11日,在“中国核桃、板栗之乡”山东省费县,一 【阅读全文】
防汛减灾,多未雨绸缪少亡羊补牢
防汛减灾,多未雨绸缪少亡羊补牢 蝉鸣始、半夏生,又到一年夏至。国内多地遭遇暴雨,防汛减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摘穷帽”后怎样“拔穷根”

时间:2016-06-27  来源:



  大别山深处,河南商城县伏山乡里罗成村2015年将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摘了。然而,脱了贫的村支书并不轻松。同样不轻松的还有县委书记。2020年前这个县累计将有125个村会摘穷帽。摘穷帽只是脱贫第一步,难的是怎么拔穷根?


  里罗成村是大别山连片特困区腹地一个典型贫困村,因交通极为闭塞,80多年前被红四方面军用作红军医院藏身地。这里的村民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下。


  3年前,两件大事带来村庄巨变:一是扶贫攻坚,村里132个贫困户被一个不落地找出,精准帮扶脱贫;另一个是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变交通水利、村容村貌。在广东经营酒店的村民吴从林回乡担任村支书,带领乡亲发展旅游。


  吴支书给前来调研的商城县委书记李高岭介绍:通过发展乡村游、农家乐带动数千亩茶园、板栗效益翻了三四倍。目前全村132个贫困户减至29户。


  成绩讲罢吴支书心直口快:“李书记,我也跟您交个底儿,穷帽是摘了,可我心里老不踏实。”李书记让他有话直说:“我也管给你出出主意。”


  吴从林打开话匣子,讲出两大担心:


  一是担心该兜底的兜不住。村里在册的29个贫困户中,22户是鳏寡孤独、残疾人。现有兜底政策保障水平实在太低。最特殊是胡合琴和两个孩子一家,病、灾、学、残……几乎集中了所有的致贫原因,可现有扶贫政策对接起来都是不解渴。吴支书忧心忡忡。


  二是担心依托产业刚脱贫的103户依然脆弱。环绕村庄的800多亩耕地由于分散经营,种水稻小麦、撂荒等五花八门,无法成景,成了乡村旅游的瓶颈。吴支书干脆自己流转100多亩土地,连片种植油菜花、向日葵吸引游客来村。但规模毕竟有限,每年还要亏进去三四十万元。


  李高岭听后思忖道:“吸引不了更多游客,产业扶贫也就失去依托。”依靠村支书贴补一时可以,却难持续。


  “那依你说该咋办?”县委书记先将问题抛给了村支书。


  吴支书没有利用这次机会要钱要物。他说:“村集体要是每年有个三四十万元收入,贫困自然不是问题。有发展能力的跟着发展,没有发展能力咱村里给他二次兜底。”


  这也正符合李高岭的思考——当前阶段,精准扶贫解决了贫困中个性因素;但消除滋生贫困的土壤,还得靠扶强村级组织、发展合作经济,真正改变系统性因素。


  李书记给里罗成村支招:由村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混合所有制集体经济。由村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将全村800亩耕地分批逐步流转集中到合作社。合作社可以是“混合所有制集体经济”。资金来源:一是由村民自筹入股资金;二是整合扶贫到户资金作为贫困户入股资金;三是整合村级涉农项目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四是村民以土地入股。这样一来既让扶贫有了保障,还带动了产业发展。


  吴支书听后拍手道:“我原计划仅靠个人发起合作社。如果由村组织牵头,这事儿更靠谱!”解决了启动资金来源问题,对不愿意入股的农户,可以高于自耕收益的价格进行流转;等以后他们想通了,还可以再折股入社。土地集中后就可以实施规划种植,四季有花有果,旅游没有淡季。


  李高岭对吴支书的“悟性”表示赞许。“尽管发展合作经济,短时间看效果不那么明显,但对巩固脱贫成果而言可管长远。”李高岭说,每打造一个有合作经济、集体收入的村子,就相当于打造一个脱贫“保险箱”。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