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贫困村脱贫致富模式:借扶贫鸡 下脱贫蛋
四川某贫困村脱贫致富模式:借扶贫鸡 下脱贫蛋   日前,四川广安市岳池县马家村贫困户张杨,熟练地扭动右手大 【阅读全文】
“互联网+”如何构建土地流转全国版图
“互联网+”如何构建土地流转全国版图 2016年5月11日,在“中国核桃、板栗之乡”山东省费县,一 【阅读全文】
防汛减灾,多未雨绸缪少亡羊补牢
防汛减灾,多未雨绸缪少亡羊补牢 蝉鸣始、半夏生,又到一年夏至。国内多地遭遇暴雨,防汛减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在“互联网+”时代为农业插上飞翅

时间:2016-06-2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北京市按照国家“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和“智慧北京”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将“互联网+农业”列为推进“三农”转型升级的一项重点工作。


  今年初,北京市农委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实施意见》,把推动“互联网+农业”看成是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的重要举措,在实践和探索中,通过加快转变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方式,让北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变得充满智慧和魅力。


  “互联网+生产”,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在北京市顺义区的万亩示范方,只需一台电脑就可以足不出户随时掌握农田里作物的生长情况,而通过手机轻轻按下一条指令,就能让大田里的节水设备自动运行。物联网、北斗导航、4G通信等技术已经全面融入这里的生产领域,有力支撑起了农业的调转节。据测算,万亩示范方亩均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均达到30%以上。


  这些年,物联网技术在京郊已不鲜见。海淀区海舟慧霖、通州区金福艺农、怀柔区绿神茸鹿、延庆区北菜园等一批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农业园区、合作社不断涌现。


  “高精尖”的农业物联网技术让北京的农业变得智慧起来,也让首都的农业生产“潮”了起来。


  北京市积极推动“互联网+生产”,实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水平,实现节本增效。北京221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功能,通过“农场云”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和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该项目获得首届“智慧北京”大赛优秀示范应用奖。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陆续在13个区的500多个生产基地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建设了5000亩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核心区、2万亩直接带动示范区和5万亩辐射带动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互联网+经营”,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积极推动“互联网+经营”,大力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前不久,由北京市农业局开发的集京郊“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休闲农业观光、电商企业推广等内容于一体的“优农佳品”网站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APP)正式对外宣布上线。该平台通过向市民推送本地优质农产品及采摘、垂钓等休闲农业信息,让市民“了解农业、享受农业”,让都市农业发展在惠及首都市民的过程中实现优质优价。


  据了解,农业企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等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发布、展示产品和服务信息,拓展供销渠道,市民则可以全方位了解优质农产品的各类信息,还能通过点赞、推荐、打分等互动方式满足大众的分享愿望。


  郊区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充分利用第三方成熟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平谷大桃、昌平苹果、延庆蔬菜等区域特色农产品纷纷上线销售。沱沱工社、任我在线、阿卡农庄、密农人家等一批本土农产品电商、微商企业迅速成长。北京密农人家与50多家合作社签订供销合同,在淘宝、京东、微信、下厨房等销售优质农产品,在2013~2015年连续三年成为淘宝平台蔬菜类目的销售冠军。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