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7-02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广东湛江徐闻县,中国菠萝的最大产区;茂名高州市,中国荔枝的最大生产基地。
5月卖菠萝 6月销荔枝,每年夏初粤西两地的果农,无论高产与低收皆面临如何打开销路增加收入的问题。经各方“救市”和电商促销后,至本月末徐闻菠萝收尾季,当地终挺过“难关”价格回暖。一边是菠萝刚从“贱价阵痛”中刚缓过神来,一边是荔枝发货到全国将接受市场的检验。
问题一:种植品种单一抗挫力低
湛江徐闻县菠萝协会会长吴建莲,这位粤西的菠萝种植大王,在经历了一场菠萝“过山车”价格波动后心中难安,决定到种植地里看看并总结一下今年的市场。
吴建莲表示,徐闻菠萝的生长周期为18个月,大部分销售集中在清明前后。今年一开始的严重滞销,源自年初受寒潮侵害,当时有一批菠萝出现部分黑心,影响了口感。再加上扎堆集中上市,北方客商收购积极性下降压低了价格。
在徐闻曲界镇菠萝交易市场,普遍为广大果农诟病的“短板”是:徐闻大部分果农都是散户,果农也很少安装灌溉设施,基本是靠天吃饭。种植的品种像“巴厘”,很不耐储运,包装又昂贵。销路不好,自然打压菠萝的市场价格。
问题二:电商难控果品物流滞后
5月上旬,媒体集中报道徐闻菠萝滞销。看到报道后,天猫电商“笨鲜生”决定公益助农试水网销:十斤装的菠萝,29.9元包邮,还送一把菠萝刀。按照预算,这是一桩基本保本的生意。
然而5月16日,这家助农的电商贴出一封致顾客的道歉信,表示因发货与果品失控,店家承担了一大笔赔付损失。该电商负责人称,因果价上涨,原定供应15万 -20万斤菠萝的果农退还订金未摘果。但主要问题,是发货后因果品失控导致售后赔付大大超过预想。其次是因疏忽包装,寄达消费者手中的菠萝,出现了大量坏果。
从“徐闻菠萝”事件中,可以学到什么经验?
经验一:媒体+电商+政府的联动效应
徐闻菠萝事件很好地说明“媒体+电商+政府”的联动效应,任何一家都不能单独存在。
同时,这3者之间,必须要有个很好的互动与沟通,尤其是信息的互通。要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出现”。
经验二: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加速发展
尽管互联网改变不了农产品本身,但互联网可以提前评估、预测和报告。因此,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在中国农业的落地与发展,一定会提高农产品对市场的预测、预判,并为我们更加精准地做好规划与对策。
经验三:电商+好产品是硬道理
电商平台本上是没有产品的,仅仅为用户提供平台、信息、服务。本次事件中,电商平台的介入为本次事件推波助澜带来了巨大的传播效应。
这一次,电商平台完美的转身,给原产地农产品上了一课“电商是救命稻草”。因此,电商平台将会在传统农业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与之配合也会更多,相互依赖关系也会紧密。
经验四:农产品+旅游的跨界式发展
农产品为什么会滞销?除了信息不对称之外,更重要的是农产品品牌和营销体系的不健全或不系统。
未来农产品发展趋势——跨界式发展,农产品将不会单独在市场上出现,将会与当地的旅游与文化整体跨界式介入前端市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