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03 来源:农民日报
编者按:近段时间,我国多地受到“高温模式”的侵扰,长期的高温易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特别是对户外作业和田间劳作的人员,如何避免或减少高温带来的影响?请看本期专题——
中暑后果不可小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核心体温达41℃是预后严重不良的指征,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中暑的原因
1.环境因素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2.个人体质因素
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中暑后该如何处理
1.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2.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3.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cm。
4.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5.如果30分钟内患者情况没有改善,寻求医学救助。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并给予适当处置。
6.对于重症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决定预后。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体外降温无效者,用4℃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4℃的5%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1000~2000ml静脉滴注,既有降温作用,也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7.必要时,需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8.加强监测和对症治疗。
预防中暑有几招
药品
藿香正气水,多用于暑气造成的腹泻、腹痛、呕吐,并且可有效预防中暑发生。藿香正气丸,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患者。藿香正气散,用于治疗非特异性急性肠炎和流行性感冒,并以全身不适、发热恶寒、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藿香正气软胶囊,主治暑湿感冒、头痛、胸闷、腹痛、呕吐、恶寒发热者。
风油精是由薄荷脑、桉油、丁香酚、樟脑等多种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和止痛的中草药提取制成的油剂外用药。用风油精擦人中、太阳、印堂等穴位、可防中暑和感冒。所以夏天外出时,在头上滴洒些风油精,可预防中暑。
当需要借助风油精来提神醒脑时,严格按照用量外用涂抹于皮肤即可,虽然有一些风油精的说明上注明可口服,但由于成分含有微毒物质,且气味刺激,最好不要尝试口服。
饮品
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夏季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有关实验表明,绿豆对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唯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一般成人一周喝2至3次,每次一碗即可。要避免绿豆吃得过于寒凉,可以选择喝绿豆粥。
装备
遮阳伞当之无愧是女性夏日的消暑佳品。在选择伞面时,面料纺织明显稀疏的伞抗紫外线性能一般较差。织物由于具有缩水的特性,购买遮阳伞时,伞面宜大不宜小。织物的颜色与紫外线防护性能有关。在同等条件下,颜色越深的织物抗紫外线性能越好,相比之下,黑色、藏青色、深绿色较浅蓝色、浅粉色、浅黄色等抗紫外线性能较好。
日晒最猛烈的时间是从早上10点到下午3点或4点。遮阳帽对于抵抗阳光直射非常有效,所以最好晴天和雨天都戴上帽子。在船上,沙滩上和户外,更要一直戴着帽子。
遮阳帽首选宽边帽,因为它能遮住脸,脖子和后颈,发挥最大的防晒效果。帽子的材质最好是紧密又透气的织物,比起帆布帽和草帽,对于防晒甚至防癌更加有效。
田间劳作需注意
现在正值高温时节,农民朋友长时间在田间地头劳作,气温高,劳动强度大,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温,很容易中暑。中暑时,轻者头痛、头晕、心慌、两眼发花、全身疲倦;重者恶心、呕吐、皮肤灼热,体温高达40℃,严重时会出现说胡话、意识不清等,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农民朋友预防中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高温期间在田地里干活,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最好早出晚归,中午多休息一会。为避免烈日曝晒,还可采取上午在西边干活、下午在东边干活的方式。二是烈日下劳动时,衣服应宽大、厚实,戴浅色宽边草帽等。在湿热环境下工作时,则应穿宽松、透气、色浅的衣服。三是尽可能创造一个隔热、通风、遮阳的劳动环境,如经常用水喷洒四周,架设凉棚遮阳;在室内劳动时,要打开门窗,还可用电风扇、排气扇使室内空气流通。四是劳动前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在高温下劳动的人,出汗多,所以,需要的水量比平时多。建议喝茶水或盐茶水,也可自制清凉饮料,如绿豆汤等。
重症中暑会导致三种疾病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
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
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发生;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