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国家开出了哪些“药方”?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国家开出了哪些“药方”? 医疗是最大的民生之一。大医院一号难求,小医院门可罗雀 【阅读全文】
扶贫资金“睡大觉”,绝非浪费那么简单
扶贫资金“睡大觉”,绝非浪费那么简单 扶贫资金不仅寄托着贫困地区人民改善生活的希望,更承 【阅读全文】
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跟上 打工不慌
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跟上 打工不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提升产业实力

时间:2016-08-20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由中国农科院组织开展的“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进展,8月17日,项目参与单位在项目核心示范农场黑龙江农垦九三管局鑫海牧场召开现场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综合研究。


  这个项目2015年1月开始启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牵头,联合院属4个研究所,9个地方院所和高校及技术推广部门,1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在黑龙江、山东、内蒙古、宁夏、天津、河北6个示范区的3个核心示范基地和9个辐射带动示范基地进行不同生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目前示范基地主要示范推广了11项技术成果,在黑龙江省主推8项关键技术。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军民介绍,这8项技术精准对接黑龙江奶牛产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技术集成形成合力,全方位解决生产难题,推广应用最新技术,快速提升了产业实力。项目实施一年多,已初步建立起科学、规范、可复制的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生产模式。


  鑫海牧场场长王伟告诉记者,牧场现有奶牛存栏785头,其中成母牛509头,育成牛123头,牛犊153头。奶牛提质增效技术推广应用以后,奶牛饲养水平明显提高。预计在2016年平均奶价较2015年下降6.4%的情况下,平均每头泌乳牛增收1162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表示,奶牛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将加强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更注重技术的集成和示范,在不同的生态类型进行不同的技术集成,在不同的地区都能建立可推广复制的示范点,用科技问题解决奶业面临的困难。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