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与质量不是对抗性矛盾--袁隆平回应“高产低质”
产量与质量不是对抗性矛盾--袁隆平回应“高产低质” “杂交水稻同时实现高产和优质,难度很大,但产量和质量不 【阅读全文】
全媒头条: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
全媒头条: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 10月27日,备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 【阅读全文】
聚焦农民脱贫:人情与医疗消费占农民总消费一半
聚焦农民脱贫:人情与医疗消费占农民总消费一半   贫困和周围的环境有丝丝缕缕的关系,单打一恐怕不行。摆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三权分置后农业补贴只增不减 向新型主体倾斜

时间:2016-11-04  来源: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今日表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后,农业补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基本原则是存量调整、增量倾斜。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则表示,新增的农业补贴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适度倾斜。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三权分置意见》)。


  “三权分置”实施后农业补贴在政策上会有哪些倾向?针对这一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表示,通过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大趋势,“三权分置”对农业政策,包括补贴政策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总的趋势是新增的农业补贴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适度倾斜,比如建立担保体系或提供购置农机具补贴等。比如在东北地区,耕地比较多,新型主体经营面积大,购置农机具动辄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只靠一个家庭农场甚至一个合作社,一次性支付恐怕比较困难。就需要政府对他们进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提高相关的补贴比例,也是必需的。


  张红宇还表示,农业补贴下一步的趋势,增量向新型主体倾斜,这是大方向。主要应当补贴在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方面。我们创造条件,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和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持续地发展,对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则指出,农业是基础产业因为农业要为全国人民搞饭,要为农民搞钱,要为城里人搞绿,所以必须保护和支持。国家还会继续地稳定和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包括各种农业生产建设的投入。这也是国际通行的标准,很多发达国家都对农业进行补贴,有的国家农民收入的50%、60%是来自政府补贴。所以农业补贴不会因为“三权分置”而减少,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韩长赋还表示,现在在进行农业补贴的改革,改革的目的不是改少了而是改得更合理、更有针对性、更有有效性。基本原则是存量调整、增量倾斜。存量,已经给农民装到口袋里的钱,政府不会再掏出来。但是要优化,使它能够用的更好。同时,增量要向新的生产经营主体倾斜。引导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是政策导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