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05 来源:
陈坳村贫困户用周转金发展生猪养殖。
振武村村支书万造彬﹙左﹚向贫困户张奎﹙右﹚询问周转金的使用情况。
张奎是宜宾市高县落润乡振武村的贫困户。为了早日脱贫,他计划今年发展10亩油茶、1亩果园,养殖50头、1000只乌鸡,再建1个养羊场。但算了算账后,张奎却有些犯愁,“我当时算了一下,总共需要投入15万元左右,这笔钱从哪里来呢?”10月25日,张奎告诉记者。
在当地干部的帮扶下,钱的事情很快有了眉目——张奎申请了政府贴息的贷款,村里设立的产业扶持周转金(以下简称周转金)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张奎申请到1万元周转金用于购买乌鸡和饲料。如今,第一批600多只乌鸡已经出栏,张奎又顺利购买了第二批300多只乌鸡,他借的周转金也将于今年年底还清。
今年年初,宜宾市决定扩大覆盖面,在471个贫困村设立产业扶持周转金,每个贫困村周转金不低于30万元,总规模超过1.5亿元。运行近一年来,周转金效果如何呢?对贫困户起到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前往高县进行了采访。
A
一线走访
周转金从哪里来?如何用出去?
“去年5月,陈坳村率先试点,设立了产业扶持周转金,并落实到位。”高县大窝镇陈坳村村支书赵小华说。
赵小华告诉记者,为帮助陈坳村发展养殖业,实现年度脱贫计划,去年5月,该村的帮扶部门宜宾市委宣传部,和高县县委各提供资金30万元作为该村养殖业扶持周转资金,此后又成立了陈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启动了养殖业扶贫工作。
为解决“周转金从哪里来”的问题,高县采取帮扶单位出资、爱心企业捐助、社会力量资助、辖区乡镇补助的办法,集中帮扶“闲散”资金,以村“两委”名义设立银行专户。同时,做好市、县级资金配套,保证周转金规模。记者10月25日从高县扶贫移民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周转资金1900万元,50个贫困村均建立起了30万元以上的周转金。
按照要求,产业扶持周转金将发放到户,实现 “精准滴灌”。那么,周转金是如何发放的呢?怎样才能精准落实到真正有需求的农户手中呢?
赵小华介绍,贫困农户要发展种养殖业,可写下申请,由养殖专合社确认,经镇(乡)政府审批后,由专合社派人陪同农户去购买所需的种苗、饲料;农户要建设圈舍,由县畜牧局派人来场评,符合条件后,按照猪圈350元/平米,鸡棚500元/个(约6平米),羊圈400元/平米的标准出借给贫困户,建圈一年需回收借款一半,两年全回收,圈舍修好前,先拨付40%的周转金给农户,修好验收合格后再拨付60%。
高县落润乡振武村村支书万造彬坦言,将周转金落实到户,是今年较为紧要的事情:“本村周转金主要用于贫困户养猪、养鸡、养羊等,贫困户借款后,到期后,按照本村标准,只需归还所借金额的95%。目前全村周转金已达60万元,其中借出了30万元,基本满足全村68户、207位贫困户的需求。”
同时,各村也纷纷规定了种养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强化资金监管,杜绝弄虚作假,确保资金精准到户。
“去年5月底,市、县级相关部门下达的第一批60万元产业周转金,用于全村130户、340位贫困户发展产业。在上级部门的同意下,我们专门成立了专合社,由村主任担任监事长,村兽医为理事长,另外有两名贫困户担任副理事长,目的就是为了给贫困户解决生产资料购买和农产品销售渠道,规范产业周转金用途。”赵小华说。
赵小华告诉记者,专合社的主要职责,就是保证周转金正常运转,不能让周转金流失。比如,前两个月专合社为贫困户采购的鸡、鸭、鹅种苗共计3250只、20873元,因疫情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鸡苗钱损失了1万多元,只收回成本1455元。后来专合社改变采购方式,完善管理措施,购前圈舍先消毒,严把疫情防控关,现在通过专合社努力,终于让养殖业步入正轨。
陈坳村7组贫困户李永池是该村养殖专合社的副理事长之一:“在帮助农户采购种苗上,我们有明确分工,有专门负责管钱的,有负责查看监督采买过程的,我的主要工作是记账。因为一般是农户选好种苗,我们现场发放周转金,为了保证资金使用规范,我们一般保证至少3个人到场,一个人付钱,一个人记账,一个人称重,农户只管把所购买的种苗运走,出栏后再把钱还给村上就行。”
B
问题探讨
周转金杠杆效益明显,不断创新灵活调整
高县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县今年总投入产业扶持周转资金1900万元,截至目前,周转金贷款共发放750万元,有效帮助了贫困户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陈坳村8组贫困户杨坤在今年年初申请了1万余元的周转金,用来发展生猪养殖。“应当说产业周转金来得比较及时,打消了我们发展的顾虑,也降低了养殖风险,使得我们发展产业很有信心。目前效果非常明显,我准备本月就卖掉10多头生猪,把之前借的周转金还上,明年计划再扩大养猪规模。”杨坤说。
陈坳村村支书赵小华介绍:“刚开始农户借周转金有顾虑,一是怕背债,二是担心养殖风险,后来我们出台了资金管理办法,开会讲解产业周转金的相关政策,比如养殖中牲畜如果出现意外死亡,我们上门确认后,购买牲畜的那部分周转金就不用还了。而且,养殖中有县畜牧局全程技术指导,养殖几乎零风险。另外按照我们村的标准,周转金只用还所借本金的95%。由于养殖业后来慢慢见成效,申请周转金的贫困户也越来越多。目前全村120万产业周转金,已经借出去90万元,农户用来养猪、养鸡、养牛羊,建圈舍、修鸡棚等等。一年多来,农户通过不断借出、还入,最快的已经周转了三四次。”
不过产业扶贫金子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去年全村通过周转金的支持,发展了8000多只鸡,但是单靠贫困户个人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卖出去。”万造彬有些焦虑地说。赵小华也透露,陈坳村遇到的最大问题,主要是农户购买仔猪不容易。今年3、4月份,由于市场上的仔猪供应紧张,最高价格卖到了34元/公斤—36元/公斤,比起平常26元/公斤的价格,农户每购买一头70多斤的仔猪要多给200元到300元钱,成品猪利润少得可怜,结果导致今年上半年不少贫困户圈已修好,大部分却是空圈。
面对可能出现的严峻挑战,各地该如何应对呢?
“周转金对全村贫困户作用很大,但我个人认为,本村在周转金使用上,应优先用于帮扶建卡贫困户,若资金充足,应当扩大发放对象。比如本村的种养大户想干事,能干事,有意愿发展的,也可以给予支持,他们既能带动贫困户增收、又能帮助农户解决销路问题。目前村上已经有两个养牛大户正在向我们申请,每户自己出资15万元,村上出借周转金10万元帮助其发展,同时我们附带了条件,一是资金需等额归还,二是他们要带动散户发展。”万造彬说。
另外,各村也吸取之前产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尝试解决仔猪、鸡苗短缺的问题。
振武村今年创新工作方法,计划实行本村种猪养殖大户帮包带的模式,养殖大户通过周转金养殖更多能繁母猪,每年要给本村农户供应一定数量的仔猪,保证仔猪供应充足。陈坳村从周转金中拿出一部分钱来,在仔猪价格过高时,给购买仔猪的贫困户发放补贴,保证购买一头仔猪的价格维持在26元/公斤左右。
C
政策支持
我省将设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
省财政厅农业处综合科相关负责人雷海介绍说,近日省财政厅、省扶贫移民局下发了《关于印发设立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总体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于2017年内,以村为单位建成覆盖全省所有贫困村的产业扶持基金。
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是在产业扶持周转金的基础上拓展的,将在全省11501个贫困村分别成立。以前的贫困村周转金转入产业扶持基金,另外再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地方整合一部分,市、县安排一部分,保证产业扶持基金规模,主要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支持贫困户生产发展的职能与周转金类似,产业扶持基金还可用于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
记者手记
产业扶持周转金如何走好坚实的下一步?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高县各地正在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尝试。
首先是严把周转金发放关。李永池介绍,周转金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少数农户在生猪出栏后,因为家里确实困难,将钱另作他用,导致没有钱还周转金的情况。后来村上对还款规则进行了调整:如果农户头上一批周转金没有还上,可最多再借一次周转金发展产业,但务必在下次归还时,一并将一、二批都还上。
“另外,对发放周转金的农户,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后来也有一定的考量。比如家里没种粮食的,借款前建议他们适当控制养殖规模,不然养殖太多靠什么喂养呢?另外,家里确实没有劳动力的,即便不能养猪、牛、羊,我们也尽量提供周转金,鼓励他们适当养一点鸡鸭也不错。”李永池说。
“继去年60万元周转金下达后,今年市、县又追加了60万元,目前几乎都发放出去了。最近我们向县级部门申报明年的周转金规模达200万元,主要就是考虑到明年村上的1000多亩果桑产业虽有一定成效,但还未到丰产期,需要农户继续发展养殖业来以短养长。”赵小华说。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