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大摆宴席村会计帮忙收礼 小官贪腐需警惕
村主任大摆宴席村会计帮忙收礼 小官贪腐需警惕   村主任大摆宴席村会计帮忙收礼   近年来,城中村干部 【阅读全文】
人的城镇化如何破解民意密码
人的城镇化如何破解民意密码 随着北京市出台《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阅读全文】
认识“互联网+农业”需要大视野
认识“互联网+农业”需要大视野   认识“互联网+农业”需要大视野   国家信息中心 胡拥 【阅读全文】
聚焦三农
当前位置:首页 > 锄禾网关注 > 聚焦三农

粮价下跌如何保证农民合理收益

时间:2016-12-20  来源:经济日报


 

  玉米收购,对东北农民是一个巨大的话题。由于连续多年的临储收购,这里的绝大多数农民已经习惯了只种玉米,甚至就会种玉米玉米的每一个丰歉,都直接关系着他们一年的收益;玉米价格的每一点涨跌,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一年的收入。而今年,当他们再一次收获丰收年的时候,遇到了临储收购的正式改革。“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方式,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玉米收购价格下跌的现实。

 

  尽管在记者采访时,许多农民还仍然有些不情愿,甚至想不通,但玉米收购改革已经到来。这是一道必须跨过的关口。

 

  现在的问题是,在跨越这道关口的时候如何保证农民合理收益?记者所到之处,大家思考的、处理的也都是这一问题。按照中央政策,今年的“市场化收购+补贴”方式,能够基本保障农民收益不受大的损失,各地也都按照这一要求兑现或正在兑现给农民的补贴。不过从整体上看,今年刚开秤的玉米收购价已经由去年的1元一斤跌至0.7元左右,收益减少不可避免。几个采访对象向记者表示,收入比去年减少了近一半,“种粮不赚钱,要靠补贴钱”。

 

  但“种粮不赚钱,要靠补贴钱”并不是玉米收购改革的目的。不可否认,短期看,玉米价格随行就市,对种粮农民的收入影响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改革的目的不是价格下跌,而是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从长远看,短痛是为了培养更有竞争能力的现代农业,使农民由埋头种地逐渐向看着市场种地转变,逐渐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样既能不断提升农产品供给水平,也能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不过在眼前,及时到位的补贴成为稳住农民种地信心的关键。手里有钱,心中不慌。今年财政部出台的新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了农民合理收益等多方面因素,保证农民不亏损。在记者采访的黑龙江、吉林,大部分地区补贴已发放到农民手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粮价下跌给农民带来的损失。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

锄禾网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友情链接:

锄禾网——自然有意思

回到顶部

转基因观察

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

权威数据

降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