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让现代农业展开信息化双翼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2-13

  “电商网+农业”转变农业流通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概念在各领域炙手可热,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已全面铺开农村电商战略。2016年5月,天津市农委与市商务委、市供销合作总社、市邮政管理局和静海区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了天津市“网农对接”系列活动——品牌农产品(企业)网上营销。活动上,天津市农委同京东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阿里巴巴集团与静海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津农宝”“俺的农场”和“京东到家”等电商企业与天津市23家农产品企业签订了网上销售协议,天津市40余家品牌农产品企业与20家电商企业、快递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近年来,天津市着力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实施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和招商引资工程,鼓励社会企业创新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扶持培育了“食管家”“津农宝”“优农乐选”“网通电商”等本地电商示范企业18家,新增网上销售农业企业、合作社500余家,产品800多种,农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天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初具规模,农产品销售呈现线上线下互促互助局面。

  转变农业流通方式,重点是推动多环节、多主体、多渠道的传统流通模式向扁平化、直供直销化方向转变,实现消费引导生产。而“电商网+农业”正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改造农业传统流通方式,通过数据化和在线化,推动产业融合和发展。它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实现产销精准对接,促进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壮大。

  天津的“食管家”电商平台,已成功包装了20多件天津农产品,如“盐汪子虾”地理标志产品,而以前它的经营是粗放式的,没有品牌也没有包装。“食管家”从2014年开始注册了“盐汪子虾”自主品牌,并于“食管家”电商平台、线下提货进行销售,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推广,其价格由原来没有品牌的每公斤52元增加到如今的98元,在销售季节中,每月销售3500公斤,直接增加效益近50万元。

  “沙窝萝卜”是天津市的著名农产品品牌,近年来也积极参与到现代化的流通方式,进入电商销售上来。其销售经理张永臣介绍说:“这几年我们的产品逐步拓展到天猫、苏宁易购等平台上销售,现在连本市的一些电商平台也进入了,现在年‘沙窝萝卜’总销量470万斤,其中通过电商销售达到了一半。”

  天津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天津将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推进农村区域电商试点示范和企业电商化。将成立天津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

  “信息网+农业”转变农业服务方式

  “信息网+农业”是将各类信息资源汇聚、整合、处理和发布,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实现信息服务方式的创新和服务效能的提升。毛科军说:“转变农业服务方式的核心是通过多元化、社会化、便利化的新服务模式串联、引导各类经营主体进入现代农业轨道。‘信息网+农业’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潜质,能够催生现代农业服务产业新形态、新模式和新机制,从而实现农业供给侧的革命性变化,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和服务的供给质量。”

  在天津市静海区际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检测室,记者看到检测员正在通过高通量农药残留监测仪检测蔬菜,装置生成的数据直接上传到“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完全避免了人工虚假填报的可能。该合作社按照“公司+联合社+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发展了1万多消费会员,全部网上订购,实现了消费订单引导生产。

  该合作社理事长薄春霞说:“在信息服务上,客户通过登录合作社的网站下订单,订单信息通过合作社OA系统传输到生产、配送、库房等各部门,直接发送到物流。物流车上都带有GPS定位,客户随时可以在网上看到自己的产品位置。由于使用了物联网技术,客户还可以在信息服务网上实时看到500亩棚区的画面,随时随地调取所买蔬菜的产地情况,包括种植、施肥、防治、采摘、包装到装车全过程信息。”

  由于在全产业链上广泛应用了互联网技术,合作社销售收入连年上涨,上了物联网之后蔬菜年销售额从100多万元增加到300多万元,再增加了微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年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到现在已达1000多万元。目前发展全国基地共十几种产品,带动合作社200多个,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

  记者在互联网上打开《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看到了企业应用平台、行业示范平台、创新研究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生产支撑平台、资源集成中心、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八大子平台,而再打开每一项又展开很多内容丰富的子项。据了解,该平台集成应用系统138个,涵盖领域数据库17个,移植种植业、畜牧、水产等行业物联网子平台等应用系统44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好地为企业、生产基地、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提供个性化和公共全方位应用服务。

  在推进农业物联网区试工作中,天津市还建成了放心菜、放心肉鸡、放心生猪监管与追溯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生产可控、安全可管、产品可溯;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12316益农信息服务社村级站;开发病虫害远程诊断系统;开发农村帮扶系统。

  2017年天津市实施“物联网+农业”“电商网+农业”“信息网+农业”三大工程,将新建10个物联网核心试验基地,建设农业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处理中心。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锄禾网 版权所有© 2002-2013,转载请注明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15033917号-1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