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19 来源:农民日报
“这个路口最能代表邢台市灾后大田作物恢复生产的几种主要模式。西南方向是重新改种的150亩绿豆,东南方向是被泥沙淤住后经过削尖处理的1000亩玉米,东北方向是改种的60亩青储玉米。”8月7日,在河北省任县高速路口附近的沙营村,邢台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路随增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
“7·19”洪灾让邢台市农业损失惨重。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96.3万亩,成灾面积118.7万亩,绝收面积55.7万亩;农作物受灾损失129612.5万元,畜牧业受灾损失23157.8万元,水产业受灾损失15479.9万元。
墙上斑驳的泥痕和地里残留的积水还在提示着曾经的洪水汹涌,村民的心情也还没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完全恢复,然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灾后防疫消毒、绝收农田补种、设施蔬菜修复改种、畜牧业调整区划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重中之重,大灾之后防大疫
“重中之重!”8月3日,邢台市委书记张古江对灾后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作出这样的批示;市长董晓宇强调因灾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动物防疫问题一刻也不能放松,并深入到沙河市、南和县实地查看无害化处理点。
据初步统计,邢台畜牧业受灾涉及全市1433个养殖场(户),死亡畜禽118.57万头(只),损坏畜禽圈舍19.8万平方米,这些数字凸显了形势的严峻。
7月20日,邢台市果断启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邢台市农业局立即成立10个督导组开展持续不间断的督导巡查。该局筹措资金60多万元购置防疫物资,省农业厅紧急调拨16吨消毒药品,第一时间送到13个重灾县用于消毒灭源。随后,又继续安排防疫物资,做到21个县市区全覆盖。
“在市一级,我们组织了5支消毒灭源突击队,深入灾区,示范怎么消毒。”邢台市农业局防疫监督科科长王军栋介绍,针对灾后死亡畜禽,督促各地进行掩埋等无害化处理。
“滞洪区的死亡畜禽,打捞上来后,就近进行挖坑深埋。”王军栋说,邢台市共有1041个掩埋点,均有专人盯守。截至目前,邢台市无害化处理因灾死亡畜禽116.7万头(只),无害化处理率达98.4%。
洪灾造成大面积滞洪区,全市紧急组建400多个打捞收集队,成立了500多个消毒突击队,共使用消毒药品152.7吨,累计完成畜禽养殖场消毒灭源面积8466万平方米,消毒养殖场(户)1.16万余个。同时组织了18架无人机组成志愿者消毒服务队,起飞2900架次,累计消毒面积13334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邢台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未发生人畜共患病,未发生畜产品安全事件。大灾之后无大疫,初见成效。”王军栋表示。
深入一线,技术指导补损失
8月7日,在任县大屯乡沙营村东南的田地里,150亩补种的绿豆刚长出嫩芽。一路之隔的东面,洪水中倒伏在淤泥里的千余亩玉米,经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进行削尖处理后,逐渐恢复正常生长。“150亩绿豆长出苗,这一季的损失多少能挽回一些。”承包户范增海说。
7月19日,白马河漫堤行洪,不到半小时,沙营村的1500多亩玉米地成了一片汪洋。“受灾、成灾地块的玉米要尽快去掉被泥沙淤住的顶端部分,帮助农作物恢复正常生长。”洪水刚刚退,正当乡亲们一筹莫展时,任县农业局的农技员就到田间地头了解受灾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带领村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你看,这些葱虽然看上去还不错,但是部分根系已经被洪水泡烂了,必须尽快向根部培土,促使大葱新的根系生长出来,否则这些葱将不能正常生长。”8月9日,在祥农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片大葱地里,隆尧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璟琨拔起一棵看上去还不错的大葱提醒合作社理事长武军祥。这已经是徐璟琨灾后第三次站在该合作社的地里了,鞋上、裤腿上都沾满了泥水。
“像这样的洪水,都是我们不曾经历过的,对农作物的灾后管理毫无经验,农业部门专家的指导真是太及时了。”武军祥对记者说。
邢台市农业局农业技术站站长马虎成介绍,7月20日以来,全局抽调专家组成22个技术指导组,深入一线开展生产自救技术指导,全市累计出动农技人员1.3万人次,制定灾后技术方案(指导意见)33个,发放技术指导明白纸50万份。
厉兵秣马,农机物资保供应
8月7日,记者在南和县苏史张村看到,一台小型挖掘机正在大棚内清理淤积的泥沙,一台旋耕机正在翻耕土地。
南和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洪灾导致全县农业受灾面积近9.5万亩,绝收面积达5万多亩,直接经济损失达7708.2多万元。
面对灾情,南和县采取由户上报、县统一购买的形式,紧急调入适宜补种的各类种子、农药等,免费发放到受灾农民手中;由于受淹农田淤泥较深,县农机局还紧急调派了40台大马力拖拉机,深入各受灾乡镇,免费帮助农民对被毁农田进行土地旋耕、播种。
开发区景家屯村是受灾较严重的村之一。为帮助农民清理农田淤泥,邢台市农业局积极与沙河市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联系。7月28日,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向受到洪水袭击的景家屯村赠送价值18.1万元的拖拉机及配套犁,解决了当前水毁田耕种的困难。
“农民受了灾,我们农业部门必须保障、协调相关农用物资和机械的供应到位,这是救灾的基础。”邢台市农业局局长石振泉说。
据了解,邢台市农业局第一时间向省农业厅做了灾情汇报。获悉后,省农业厅立刻调拨早熟绿豆、杂交谷、白菜、胡萝卜等农作物种子10.75万公斤,价值791.75万元;同时,接受北京捷利亚种业有限公司、大曹庄婴泊种业有限公司、德州市德高蔬菜种苗研究所、河北省冀科种业有限公司捐赠的种子1.0354万公斤,价值36.746万元。邢台市农业局还提前谋划,做好了灾后农机具的调度,组织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免费为改种农户开展旋耕、播种等农机作业服务,保障农民灾后改种需要。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结构
“灾后第一天,我们迅速赶到邢台县路罗镇查看灾情,当地养殖的鱼类损失惨重。”邢台市农业局水产科科长王宁说,“水产养殖损失主要集中在邢台县、沙河市、临城县、内丘县这4个县市。”
邢台县邢左公路沿线15公里路段分布着20个冷水鱼养殖户。此次洪灾中,这20户的养殖场都被冲毁,鱼塘损失面积3.8万余平方米,损失千余吨冷水鱼。
王宁介绍,冷水鱼养殖需要活水,对养殖地点要求严格,灾后重建在考虑行洪安全的同时,希望能和相关部门一起合理规划,划定适养区,让养殖户在合理的地方恢复生产。
邢台市在这次洪灾中死亡的畜禽有118.57万头(只),其中有111万只是禽类。“养羊、牛、猪的圈舍比较坚固,而肉鸡、肉鸭、蛋鸡等禽类,多在简易棚养殖,洪水一来,简易棚受损严重。”邢台市农业局畜牧科科长张泗成说。
张泗成还表示,死亡的畜禽,大部分集中在山区低洼地带或平原的行洪区,建在高处的养殖场相对受损较轻。
根据《畜牧法》,各县政府应划定畜牧养殖的“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目前,邢台市威县已经划定‘三区’,其他县市正在划定中。”张泗成说,“三区”划定是此次洪灾过后畜牧水产业调整结构、合理规划的必然之选。
“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动员和依靠广大群众,与灾区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全力做好灾后重建,打赢抗灾救灾这场硬仗。”这是省委副书记赵勇在灾区调研时给群众的承诺,也是邢台各级干部在抗灾救灾中的真实写照。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