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14 来源:农民日报
日前,在山东省即墨市段泊岚镇方戈庄的青岛恒华农药经销店,店主王崇昌说:“我2010年开始经销农药,有店面、仓库、执照、制度,还与市里联了网,卖什么药,卖给谁,在农业局网上都能看到。这个季节经营品种较多,有10多种,主要是蔬菜和果树上用的,都是低毒低残的,像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卖得挺好。前些年卖的多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像氧化乐果、甲胺磷等,这些都不让卖了,查得挺严。”
调查中,即墨市农业局局长李科民说:“近几年,为了阻击高毒高残留农药这个‘魔障’对农产品安全的危害,即墨坚持标本兼治,在全域禁止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以经销和使用两个环节为重点,清理了‘混水摸渔’的农药经营主体,建立了农药全程监管追溯体系;政府投入360万元,对低毒低残留农药给予补贴,今年补贴种类达17个。”
清理了220家“混水摸鱼”的农药经营主体
即墨市农业局副局长张波说:“前些年,即墨农药经营主体存在着‘多小乱’现象。农药经营主体达750多家,有的农药店仅有1间房、1个人,没有农药经营资格。基于这一状况,2014年农业局和工商局联手,对农药经营主体进行了清查。”
张波介绍,经过摸查,即墨农药经营单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具有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含农药,符合农药经营“六项”制度,有260家,占35%。对这些农药店,直接纳入市农药监管追溯系统。二是具有营业执照,符合农药经营“六项”制度,但是经营范围不含农药,有270家,占36%。对这些单位,由其自主提出申请,增加农药经营范围。三是无营业执照,且不符合农药经营“六项”制度,依法进行取缔,有220家,占29%。
即墨规定,经营农药必须取得营业执照,并且符合“六项”制度。一是经营资格制度。农药经营门店要拥有1-2名经过培训、并获得经营资格证的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农药经营场所不少于20平方米,同时具备农药仓储场所,其中零售30平方米、批发50平方米以上;具有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设施,不得经营日用百货、食品、饲料等;建立农药质量管理、仓储管理、安全防护等制度。二是农药经营告知制度。农药经营者应当将经营农药的名称、厂家、许可文号、登记证号等信息,告知农业部门。三是进销货台账制度。四是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制度。五是高毒农药实名购买制度。六是监管责任落实制度。
在摸查基础上,即墨清理了220家“混水摸渔”的农药经营主体,占过去农药经营主体的29%;向530家农药经营主体发放了执照,其中个体520家、企业10家。
“在平台上可以看到所有农药店的经销情况”
在北安街道营东村明芹农药店,店主曹明芹说:“我这台电脑与农业局的联网。进了什么货,要打上二维码,在网上告知农业局;买药的要刷卡购买,自动生成电子账;我卖了什么药,卖给了谁,农业局都知道。”
“即墨以农业服务大厅为载体,农药安全监管追溯、农产品检测监管、农产品可视化监管‘三个平台’相融合,全市410家经营规模较大的农资店全部安装了监管信息系统,基本上实现了‘谁在卖药、卖什么药、卖给了谁、谁在使用’的全程可追溯。”市农业执法大队大队长隋雪德介绍,即墨制定了《农药监管追溯体系建设方案》和《农药监管追溯平台使用管理办法》,确定以保障农产品安全为根本,以规范农药经营和使用为重点,推行农药市场准入和经营主体监管制度,3年建立起农药监管追溯体系。今后,其余120家经营规模较小的农资店也将逐步纳入了监管体系。
在即墨,为保障农药监管体系的正常运转,实行了监管和服务相结合,在监管中实现服务。对农药代理商,在进货时要在最小销售包装上打上二维码;对所有农药经营主体,实行打码扫码销售,并且自动生成电子台账;农业局通过监管平台和二维码实时查询,实现经营和使用的全程追溯。截至7月底,今年农药经营单位已告知农药品种1660个,打印二维码239万条,生成进销货台账12856条。对于不执行农药监管规定的单位,将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抽查;对抽检不合格的,依照法规严肃处罚。对于严格执行监管规定的,给予奖励,授予“农药监管追溯体系示范经营单位”称号。
同时,严格落实了属地农药监管责任制。市里与各镇政府签订了《农药监管追溯平台使用协议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举办了12期农药经营人员培训班,对2300名农药经营人员和乡镇农产品检测人员进行了培训。
“在全域禁止销售和使用‘双高’农药”
在段泊岚镇东瓦村益农农药店,店主周衍龙说:“市里不让卖‘双高’农药,也不让用,这个大家都知道;查得挺严,我几个月前就不卖了。我们这一带种菜的多,像虫酰肼、阿维菌素、定秀、隆施等,卖得挺好。”
“根据青岛市政府《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规定》,即墨从5月1日起在全域禁止了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即墨农业局食品工程师刘彩飞说,为了让全体市民都知道禁止“双高”农药规定,市里通过当地报纸、电视、微信等方式,广泛宣传了禁止“双高”规定。印发15万份明白纸,在重要路段和村庄张贴标语1200多条。公布了举报电话,鼓励市民共同监督,依法向农业部门举报违规销售和使用“双高”农药的行为,经查举报属实的,对举报者给予奖励。
同时,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即墨政府制定了《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补贴试点项目实施意见》,为了便于农民购买“双低”农药,保证补贴农药顺利配送到农户,对“双低”农药采取了网络配送方式;实行公开招标,由中标企业在负责区域内选择配送网点,进行配送。对上市前蔬菜、茶叶等进行抽样检测登记建卡,在蔬菜、茶叶等防治适期和收获后,及时组织督查,确保补助使用到位,项目落到实处。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