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7 来源:
“今年我家种的柑橘丰收啦,你看这树枝,都快被压弯了。”10月17日,兴宾区正龙乡大岭村果农覃锐一边剪果一边兴奋地对笔者说。
金秋十月,正值柑橘丰收之季,走进正龙乡大岭村柑橘种植基地,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金灿灿的柑橘挂满了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岭村位于正龙乡东部,是一个偏远且生产条件极差的穷山村,村民主要通过外出打工获得收入,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该村党支部通过外出考察,结合当地实际,引导群众发展水果种植,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2011年,部分党员带头开始种植南丰蜜橘。在党员的带动下,一些村民也种起了南丰蜜橘和砂糖橘。经过近4年的发展,“吃螃蟹”的人尝到了甜头。2014年,最早种植的近100亩南丰蜜橘挂果,蜜橘总产量达30多万公斤,收入4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增加1200多元。可观的收入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大家开始主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互帮互带,大岭村水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小小的柑橘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开始返乡创业。村民覃祖文就是其中一个,他回到村里种植了15亩南丰蜜橘、13亩砂糖橘,当起了老板。“在外给别人打工,还不如回家种柑橘赚钱,又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一举两得。”覃祖文高兴地说。
为把大岭村的柑橘事业做大做强,今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党总支部书记覃觅带领果农组建了新岭柑橘专业合作社,把大岭村和新村的23户果农整合一体,把两村45%的贫困户吸收进合作社,使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了规模效应,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在合作社的组织带领下,目前,该村柑橘种植面积达960多亩,其中南丰蜜橘260亩、砂糖橘670亩。“今年,全村柑橘总产量预计达55万公斤,按目前市场价计算,产值达185万元,人均纯收入7500多元。我们有信心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覃觅充满信心地说。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