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19 来源: 作者:子雲
今年黑龙67, -6.00, -0.32%)单产减少,总产量较去年略减或持平,基本确认丰产预期。国家临储政策收紧,陈粮库存高企难以消化,国内需求不足,国外低价玉米冲击,市场对远月玉米行情普遍看空。
一、玉米单产减少,总产量不减
1、玉米单产减少10%—20%,种植面积增加10%—15%
今年黑龙江玉米在5月劳动节前后播种,预计在10月国庆节之后开始收割。根据调研,由于前期干旱和积温不足,黑龙江玉米今年单产减少10%—20%,去年各地单产约10—12吨/公顷,预计今年各地单产约8—12吨/公顷,均值约10吨/公顷。同时,根据贸易商和某县农业局局长反映,由于玉米种植收益好于大豆(3726, -44.00, -1.17%),玉米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约10%-15%,基本判断玉米总收成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减少。因此,今年单个农民的玉米减产减收,但由于玉米种植挤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玉米总产量几乎不减,基本确定“玉米去年大丰收,今年小丰收”的局面。
2、玉米生长测量数据
如下表,根据玉米随机抽样的结果,玉米生长状况良好,玉米颗粒饱满均匀,少部分有瞎尖现象,基本无虫害现象。
表1:玉米生长情况表
玉米长势测量数据 | ||||||||
项目 | 垄距 | 株数 | 株高 | 长度 | 直径 | 每列粒数 | 穗棒列数 | 总粒数 |
1组 | 62.5 | 24 | 248 | 24 | 5 | 30 | 16 | 480 |
2组 | 50.0 | 26 | 270 | 25 | 4.8 | 33 | 16 | 528 |
3组 | 57.5 | 26 | 260 | 20 | 5.2 | 28 | 16 | 448 |
4组 | 62.5 | 22 | 230 | 23 | 5.2 | 44 | 14 | 616 |
5组 | 62.5 | 26 | 220 | 22 | 4.7 | 38 | 16 | 608 |
平均值 | 59 | 24.8 | 245.6 | 22.8 | 4.98 | 34.6 | 15.6 | 536 |
注:玉米测量数据来自随机取样,这里仅列出部分数据。
玉米种植收益明显好于大豆,农民反映去年种植玉米利润约在4000——5000元/公顷,而大豆种植利润加上国家补贴低于2000元/公顷,且有的农户补贴不到位。今年由于单产减少,玉米收购价格下降,玉米的种植收益低于去年。根据测算,农民今年种植成本与去年持平,玉米种植成本约1万元/公顷,种植利润均值约2000——3000元/公顷,种植收益仍高于大豆。农民普遍反映“能种植水稻的地方不种玉米,能种植玉米的地方不种大豆”,“播种时间太晚才选择种大豆”,可见由于种植收益是水稻大于玉米,玉米大于大豆,农民受限于土地条件和播种时间才无奈种大豆。根据调研,沿途中大豆难觅踪迹,少有小块豆地管理松散,且存在虫害现象,不具有代表性。
项目 | 玉米 | 大豆 |
地租 | 6000 | 6000 |
种子 | 800 | 450 |
农药化肥 | 1600 | 1000 |
深耕旋地 | 800 | 400 |
收割 | 880 | 500 |
总成本(元/公顷) | 10080 | 8350 |
2014年价格(元/斤) | 0.7 | 1.85 |
2015年预期价格(元/斤) | 0.65 | 1.95 |
2015年预估平均单产 (吨/公顷) | 10 | 2.3 |
预期收入(元/公顷) | 13000 | 8970 |
预期政府补贴(元/公顷) | 0 | 907.5 |
净利润(元/公顷) | 2920 | 1527.5 |
注:各地区种植成本略有不同,其中玉米和大豆价格均为毛粮收购价格。
2、玉米种植意愿不减,种植结构待调整
玉米丰产在即,由于往年农民的新粮大多卖给贸易商,贸易商再向国储移交,农民并不直接与国储接触,部分农民尚不清楚国家的收储政策,目前对玉米的预期偏乐观。在告知国储政策调整后,农民无奈的表示,大豆的种植收益比玉米低,国家对大豆的目标价补贴实施不到位,明年还是只能种植玉米。但同时也提出,大豆种植成本较玉米低,如果玉米价格低至与大豆种植收益持平,农民可能会改种大豆。根据测算,玉米毛粮收购价格低至约0.58元/斤,玉米与大豆的收益基本持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鸡西、牡丹江等地出现白菜、美国西葫芦等经济作物,在玉米种植收益下降的情况下,明年黑龙江的种植结构可能会出现调整,我们预计玉米种植面积会下降,大豆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会增加。
9月国家临储玉米进行了两次竞拍,9月10—11日,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成交1%;9月24—25日国储玉米拍卖成交0.68%。从分省数据看,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玉米全部流拍。玉米国储库存高企,陈粮拍卖成交量极低。根据玉米代储企业反映,去年收购的玉米几乎没动,代储企业的库容有限,且代储利润较低,企业新建库容的积极性不高。
今年玉米收储政策有所调整,影响较大的是玉米收储价格从每斤1.11元降至1元,霉变率在2%以上的省级政府负责消化处理。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下调,收购品质要求提高,国家临储政策收紧使今年玉米价格承压。同时,明年国家收储政策可能退出,玉米价格有望让市场决定。
9月美国2号黄玉米到中国口岸完税价总成本不到1元/斤,低价的进口玉米冲击着国内市场。玉米行情从7月开始进入下行通道,8月加速下跌,据贸易商反映,前期存粮的贸易商损失惨重。今年南方对玉米需求不足,目前很少有企业前来预定新粮,今年贸易商对玉米收购保持谨慎态度。
3、农民无力储粮,新粮上市压力大
农户大多没有库容储存粮食,且包地种植存在还贷压力,新玉米上市后大多只能随价随卖。农民预期今年玉米毛粮收购价在0.65—0.7元/斤。国储政策的收紧、进口玉米的冲击、下游需求不足,贸易商的谨慎收购使得今年新粮上市压力较大。
四、操作建议:逢反弹做空
市场对远月玉米行情谨慎看空,谨慎理由在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一是玉米临储政策退出后是否参考大豆实行目标价补贴;二是国家是否对加大对转基因产品的管制并落地实施;
三是国家是否会加大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
整体来看,玉米空头趋势未变,操作上建议逢反弹做空为主,破阻力位及时止损。
大有期货研究员所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江玉米(1867, -6.00, -0.32%)单产减少,总产量较去年略减或持平,基本确认丰产预期。国家临储政策收紧,陈粮库存高企难以消化,国内需求不足,国外低价玉米冲击,市场对远月玉米行情普遍看空。
一、玉米单产减少,总产量不减
1、玉米单产减少10%—20%,种植面积增加10%—15%
今年黑龙江玉米在5月劳动节前后播种,预计在10月国庆节之后开始收割。根据调研,由于前期干旱和积温不足,黑龙江玉米今年单产减少10%—20%,去年各地单产约10—12吨/公顷,预计今年各地单产约8—12吨/公顷,均值约10吨/公顷。同时,根据贸易商和某县农业局局长反映,由于玉米种植收益好于大豆(3726, -44.00, -1.17%),玉米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约10%-15%,基本判断玉米总收成与去年持平或略有减少。因此,今年单个农民的玉米减产减收,但由于玉米种植挤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玉米总产量几乎不减,基本确定“玉米去年大丰收,今年小丰收”的局面。
2、玉米生长测量数据
如下表,根据玉米随机抽样的结果,玉米生长状况良好,玉米颗粒饱满均匀,少部分有瞎尖现象,基本无虫害现象。
表1:玉米生长情况表
玉米长势测量数据 | ||||||||
项目 | 垄距 | 株数 | 株高 | 长度 | 直径 | 每列粒数 | 穗棒列数 | 总粒数 |
1组 | 62.5 | 24 | 248 | 24 | 5 | 30 | 16 | 480 |
2组 | 50.0 | 26 | 270 | 25 | 4.8 | 33 | 16 | 528 |
3组 | 57.5 | 26 | 260 | 20 | 5.2 | 28 | 16 | 448 |
4组 | 62.5 | 22 | 230 | 23 | 5.2 | 44 | 14 | 616 |
5组 | 62.5 | 26 | 220 | 22 | 4.7 | 38 | 16 | 608 |
平均值 | 59 | 24.8 | 245.6 | 22.8 | 4.98 | 34.6 | 15.6 | 536 |
注:玉米测量数据来自随机取样,这里仅列出部分数据。
玉米种植收益明显好于大豆,农民反映去年种植玉米利润约在4000——5000元/公顷,而大豆种植利润加上国家补贴低于2000元/公顷,且有的农户补贴不到位。今年由于单产减少,玉米收购价格下降,玉米的种植收益低于去年。根据测算,农民今年种植成本与去年持平,玉米种植成本约1万元/公顷,种植利润均值约2000——3000元/公顷,种植收益仍高于大豆。农民普遍反映“能种植水稻的地方不种玉米,能种植玉米的地方不种大豆”,“播种时间太晚才选择种大豆”,可见由于种植收益是水稻大于玉米,玉米大于大豆,农民受限于土地条件和播种时间才无奈种大豆。根据调研,沿途中大豆难觅踪迹,少有小块豆地管理松散,且存在虫害现象,不具有代表性。
项目 | 玉米 | 大豆 |
地租 | 6000 | 6000 |
种子 | 800 | 450 |
农药化肥 | 1600 | 1000 |
深耕旋地 | 800 | 400 |
收割 | 880 | 500 |
总成本(元/公顷) | 10080 | 8350 |
2014年价格(元/斤) | 0.7 | 1.85 |
2015年预期价格(元/斤) | 0.65 | 1.95 |
2015年预估平均单产 (吨/公顷) | 10 | 2.3 |
预期收入(元/公顷) | 13000 | 8970 |
预期政府补贴(元/公顷) | 0 | 907.5 |
净利润(元/公顷) | 2920 | 1527.5 |
注:各地区种植成本略有不同,其中玉米和大豆价格均为毛粮收购价格。
2、玉米种植意愿不减,种植结构待调整
玉米丰产在即,由于往年农民的新粮大多卖给贸易商,贸易商再向国储移交,农民并不直接与国储接触,部分农民尚不清楚国家的收储政策,目前对玉米的预期偏乐观。在告知国储政策调整后,农民无奈的表示,大豆的种植收益比玉米低,国家对大豆的目标价补贴实施不到位,明年还是只能种植玉米。但同时也提出,大豆种植成本较玉米低,如果玉米价格低至与大豆种植收益持平,农民可能会改种大豆。根据测算,玉米毛粮收购价格低至约0.58元/斤,玉米与大豆的收益基本持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鸡西、牡丹江等地出现白菜、美国西葫芦等经济作物,在玉米种植收益下降的情况下,明年黑龙江的种植结构可能会出现调整,我们预计玉米种植面积会下降,大豆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会增加。
9月国家临储玉米进行了两次竞拍,9月10—11日,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成交1%;9月24—25日国储玉米拍卖成交0.68%。从分省数据看,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玉米全部流拍。玉米国储库存高企,陈粮拍卖成交量极低。根据玉米代储企业反映,去年收购的玉米几乎没动,代储企业的库容有限,且代储利润较低,企业新建库容的积极性不高。
今年玉米收储政策有所调整,影响较大的是玉米收储价格从每斤1.11元降至1元,霉变率在2%以上的省级政府负责消化处理。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下调,收购品质要求提高,国家临储政策收紧使今年玉米价格承压。同时,明年国家收储政策可能退出,玉米价格有望让市场决定。
9月美国2号黄玉米到中国口岸完税价总成本不到1元/斤,低价的进口玉米冲击着国内市场。玉米行情从7月开始进入下行通道,8月加速下跌,据贸易商反映,前期存粮的贸易商损失惨重。今年南方对玉米需求不足,目前很少有企业前来预定新粮,今年贸易商对玉米收购保持谨慎态度。
3、农民无力储粮,新粮上市压力大
农户大多没有库容储存粮食,且包地种植存在还贷压力,新玉米上市后大多只能随价随卖。农民预期今年玉米毛粮收购价在0.65—0.7元/斤。国储政策的收紧、进口玉米的冲击、下游需求不足,贸易商的谨慎收购使得今年新粮上市压力较大。
四、操作建议:逢反弹做空
市场对远月玉米行情谨慎看空,谨慎理由在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一是玉米临储政策退出后是否参考大豆实行目标价补贴;二是国家是否对加大对转基因产品的管制并落地实施;
三是国家是否会加大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
整体来看,玉米空头趋势未变,操作上建议逢反弹做空为主,破阻力位及时止损。
大有期货研究员所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