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锄禾网     2018-10-10
    行业要闻

    “中医农业”如何改变农业

    锄禾网特别报道:“中医农业”,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为农业提供了一条充满想象空间的崭新道路。正因这是一条崭新的道路,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医农业”对于大多数农业从业者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词汇。听到“中医农业”,绝大多数人会说好,但好在哪里?能说清楚…
  • 锄禾网     2018-10-10
    行业要闻

    易经、中医、农业有何联系

    锄禾网特别报道:一直在说“中医农业”,今天小编的命题其实是扩大了,易经、中医、农业,三者之间有何联系?如何相互影响?要了解这个话题,首先小编要介绍一个人,他就是赖明,现任贵州遵义崖上秋歌中医农业研究院长、贵州贵安新区崖上秋歌中医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湘潭市生态农业商会有机农业中…
  • 锄禾网     2018-10-08
    行业要闻

    中国芦笋大健康联盟联合发

    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的健康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大健康产业的地位,促进芦笋产业在中国生根发芽,蓬勃壮大。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中国园艺学会、韩国园艺学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园艺学会芦笋分会、张家界市现代农业研究会、北京芦泰大健…
  • 锄禾网     2018-10-08
    行业要闻

    种植西红柿带来“红火的日

      内蒙古的秋天寒意袭人。顾不上吃早饭的谢国军,一大早就来到自家大棚察看西红柿的长势。大棚里西红柿秧已经长到一人多高,翠绿的叶片中间挂满了一串串红灿灿的果实。“没想到第一年试种就成功了,收成还不赖,挣五六十万元应该不成问题。”看着长得圆滚滚的西红柿,谢国军笑得合不拢嘴。…
  • 锄禾网     2018-10-08
    行业要闻

    微型薯成了坝上农民脱贫“

      新华社石家庄10月6日电(记者白明山)4日一大早,家住河北张北县德胜村的陆金旺一家,早早来到村东头的微型薯大棚,有的整理穴盘,有的装袋,忙着把微型薯拉到地窖。  看着一粒粒金灿灿的微型薯,陆金旺乐呵呵地说:“今年我种了4个大棚,一个大棚产14万粒微型薯,比去年多2万粒。按照今年1粒0.2元…
  • 锄禾网     2018-10-08
    行业要闻

    “稻客”的黄金周:“我和

      新华社哈尔滨10月8日电(记者杨思琪、杨喆)“十一”黄金周,家家户户外出旅行,休闲赏秋。来自江苏省淮安市的周爱国和解阳英,开着大货车载着收割机,一路北上两千多公里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稻客”夫妻开启了“收稻之旅”。  渐入深秋,黑土地上稻田广袤,粮食丰硕。每年都吸引数…
  • 锄禾网     2018-10-08
    行业要闻

    贵州织金:皂角精让农户走上

      走进贵州毕节市织金县猫场镇,就来到了皂角籽的“海洋”-- 走在大街小巷,只见女性都身穿带着俩大口袋的围裙,手里还不停地搓捻着什么。询问了才知道,原来她们是在剥皂角籽。围裙上的两个口袋,一个放剥好的皂角精,另一个放还没剥的皂角籽。  皂角籽是皂角树结下的果实,其剥开后获得的…
  • 锄禾网     2018-10-08
    行业要闻

    8日16时15分“寒露”:鸿雁南迁,菊

      新华社天津10月6日电(记者周润健)“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0月8日16时15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此时节,西风飒飒,秋雨潇潇,落英满地,鸿雁南迁,枫叶火红,菊花开放。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
 10296   << <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 >>
Copyright(c)2015 CHUHE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