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锄禾网     2019-03-23
    新农人

    实业家郭培正:从“卖油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隋丽君  人物小传  郭培正,1946年生,山东胶州人士。1969年退伍后,他致力于带动乡亲致富。郭培正从一个小小的香油作坊做起,经过近40年的不断努力,开拓创新,将青岛柏兰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成以芝麻、辣椒为主要原料的现代化大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 锄禾网     2019-03-23
    新农人

    “送货书记”的农畜产品专

    初春三月,南疆细雨绵绵。农蕙菱熟练地将自己的白色越野车倒到大米加工厂门口,然后和几个村民一起将当地出产的富硒大米装到车上。  被称为“送货书记”的农蕙菱并非“送货工”,而是广西崇左市民政局派驻扶绥县柳桥镇坡利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她的越野车满是泥水痕迹,从2016年3…
  • 锄禾网     2019-03-23
    新农人

    贫困户麦麦提敏进城务工变

    新华社记者 刘兵、齐易初  从南疆农村的贫困户变身成为城市的“有车族”,麦麦提敏·买买提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靠着自身勤劳节俭的品质和去城里务工的机会,他和家人顺利脱贫,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两年前,麦麦提敏·买买提还是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奴尔乡琼库勒贝希村的农民…
  • 锄禾网     2019-03-23
    新农人

    脱贫户余彩红:这个春天特

    新华社记者 赵宇鹏、张玉洁、侯韶婧  脱贫户余彩红的这个春天格外忙。除了像往年一样准备春耕,她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去离家不远的扶贫车间做服装。田间车间两头跑,她忙得不亦乐乎。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六峰镇新庄村村民余彩红当了大半辈子农民。2018年7月,她成功“转型”,在镇…
  • 锄禾网     2019-03-22
    新农人

    张三“学艺”

    新华社记者 杨知润、徐步云  “在外干得好好的,咋回来啦?”  常年在外务工的张三突然返乡,消息一下子在村里传开了。  有的乡亲心里犯嘀咕:“一回来就天天背着个大书包往县城跑,忙啥呢?”  张三名叫张保月,是河北省临西县大张庄村人。  因排行老三,乡亲们都叫他“张三”…
  • 锄禾网     2019-03-22
    新农人

    “草根发明家”李江民真着

    本报记者孙维福  因为拿不出几万块钱的费用邀请专家进行成果鉴定,河北省石家庄市退休职工、“草根发明家”李江民历经20年研究完成的一项特别适用农村家庭冬季采暖、脱硫除尘治霾效果突出的清洁燃煤炉具制造技术,在个人推介过程中不是杳无音信、就是被拒之门外,至今难以形成成果转化…
  • 锄禾网     2019-03-22
    新农人

    吴金刚:国企白领“蜕变”新

    支小玲 本报记者邓俐  初见吴金刚,是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佳木镇通吐尔村一片核桃田里。今年34岁的吴金刚,已经在通吐尔村种植了6年的核桃,在当地小有名气。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的他,种的核桃地虽然只有53亩,可每年的亩产效益都是最好的。他随身携带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核…
  • 锄禾网     2019-03-22
    新农人

    “送货书记”的农畜产品专

    记者 刘伟、覃星星  初春三月,南疆细雨绵绵。农蕙菱熟练地将自己的白色越野车倒到大米加工厂门口,然后和几个村民一起将当地出产的富硒大米装到车上。  被称为“送货书记”的农蕙菱并非“送货工”,而是广西崇左市民政局派驻扶绥县柳桥镇坡利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她的越野车满…
 1568   <<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 >>
Copyright(c)2015 CHUHE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