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锄禾网 2018-10-08深度解读
我国首次建立乡村振兴指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昨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介绍规划有关情况。2018年至2022年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5年,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22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3项、预期性指标19项,首次建… -
锄禾网 2018-10-08深度解读
“点草成金”,为秸秆找出路
黑龙江农垦秋收现场,这些打包的秸秆将用于发电、造纸和供热。 本报记者 乔金亮摄 当前,全国秋粮收获正如火如荼。农谚说“斤粮斤草”,生产1斤粮食的同时要产出1斤多秸秆。这么多的秸秆如何处理、怎么利用成了一道难题。此前多年,人们在秋收之后,因为秸秆无处存放,往往选择一烧了之… -
锄禾网 2018-10-08行业要闻
种植西红柿带来“红火的日
内蒙古的秋天寒意袭人。顾不上吃早饭的谢国军,一大早就来到自家大棚察看西红柿的长势。大棚里西红柿秧已经长到一人多高,翠绿的叶片中间挂满了一串串红灿灿的果实。“没想到第一年试种就成功了,收成还不赖,挣五六十万元应该不成问题。”看着长得圆滚滚的西红柿,谢国军笑得合不拢嘴。… -
锄禾网 2018-10-08小禾观点
“厕所革命”并非贪大求洋
潘铎印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厕所问题解决好了,百姓的生活品质也会随之提升。2015年以来,一场“厕所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开。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厕所革命”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普遍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厕所革命的开展,一些地… -
锄禾网 2018-10-08行业要闻
微型薯成了坝上农民脱贫“
新华社石家庄10月6日电(记者白明山)4日一大早,家住河北张北县德胜村的陆金旺一家,早早来到村东头的微型薯大棚,有的整理穴盘,有的装袋,忙着把微型薯拉到地窖。 看着一粒粒金灿灿的微型薯,陆金旺乐呵呵地说:“今年我种了4个大棚,一个大棚产14万粒微型薯,比去年多2万粒。按照今年1粒0.2元… -
锄禾网 2018-10-08小禾观点
发展乡村旅游,需做好“假日
张天佐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设施、农耕与民俗文化、农家生活等丰富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为社会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及教育、展示等多种服务的新型产业形态,具有连接城乡要素资源、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天然属… -
锄禾网 2018-10-08行业要闻
“稻客”的黄金周:“我和
新华社哈尔滨10月8日电(记者杨思琪、杨喆)“十一”黄金周,家家户户外出旅行,休闲赏秋。来自江苏省淮安市的周爱国和解阳英,开着大货车载着收割机,一路北上两千多公里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稻客”夫妻开启了“收稻之旅”。 渐入深秋,黑土地上稻田广袤,粮食丰硕。每年都吸引数… -
锄禾网 2018-10-08图说三农
金秋时节秋收忙
9月29日,在肥西县丰乐镇新丰村,农民用机械收获稻谷。 9月29日,在肥西县丰乐镇新丰村,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 秋收时节,安徽省肥西县丰乐镇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当地农民抢抓农时,忙碌在金色田园中。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