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锄禾网     2018-05-29
    深度解读

    “一带一路”农业协作蓝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 理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传统农业往来早已发展为以科技、人才、商贸、基础设施等为重点的全方位农业大协作,一张“一带一路”农业协作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
  • 锄禾网     2018-05-29
    深度解读

    良种攻关助攻小麦“三夏”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在查看节水小麦品种长势。本报记者莫志超摄  编者按:三夏将至,麦浪滚滚,麦区不断传来好消息。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绿色优质稳产已成为小麦育种新方向。国家小麦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开展以来,节水抗旱、抗赤霉病、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不断涌现,我国小麦育种在…
  • 锄禾网     2018-05-29
    深度解读

    科技兴粮,人才兴粮,中国粮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慧  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如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等等。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化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仅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也要健全人才教育扶持机制 …
  • 锄禾网     2018-05-29
    深度解读

    靶向定位,产业扶贫瞄准供给

      产业扶贫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方能实现稳定脱贫。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扶贫同步推进,从供给侧入手,瞄准市场科学规划、借助科技提升品质,让贫困群众生产的农产品优质优价,增强了扶贫产业的竞争力,让贫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本期我们选取北方、…
  • 锄禾网     2018-05-29
    深度解读

    聚焦种粮大户吴秋邦的三次

      本报记者 王轶辰 通讯员 徐 郭  谷雨前后,正是万物生长之时。江西鹰潭市余江县洪万村山底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田边道上,合作社理事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吴秋邦正带着合作社的“飞防队”操作植保无人机给水稻喷药防虫灭虫。  “眼下正是水稻病虫害…
  • 锄禾网     2018-05-29
    深度解读

    “干在乡村,有奔头!”

     “干在乡村,有奔头!”  ——重庆市“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会速写  “如今的乡村,已经迎来振兴的最好时机,我和乡亲们要乘此东风,把家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乡村。”  “把事业安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干在乡村,一样有奔头!”  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市教委与市…
  • 锄禾网     2018-05-28
    深度解读

    “绿色浙江”争当美丽中国

      新华社记者魏一骏  绿,是浙江的底色,也是浙江持之以恒守护的颜色。十五年来,浙江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如今,更加优良的环境、更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普及的环保意识……持续的坚守和努…
  • 锄禾网     2018-05-28
    深度解读

    乡村干部触网,为农民当“免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建、管建涛  过去,农民的粮食要么等人上门收购,要么卖到粮库。而在黑龙江省虎林市,越来越多的乡村干部开始触网,为农民当“免费经纪人”,帮助农民卖大米,当地水稻正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虎头镇虎头村党支部书记刘润钦有多个微信群,经常发布大米需…
 7985   << <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 >>
Copyright(c)2015 CHUHE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70616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