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培养100名优秀“新农人” 镇江布局乡村振兴“头雁”矩阵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日,镇江出台《镇江市选拔培养优秀“新农人”计划》,用3年时间,培养选拔优秀“新农人”100人左右,其中卓越“新农人”10人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将从100名“新农人”中遴选一批“头雁”,形成“头雁”矩阵,绘就乡村振兴镇江新图景。
近年来,镇江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为引领,选、育、用三管齐下,重点围绕优质粮油、绿色果蔬、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四个主导产业,在全市遴选出第一批44名从事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热衷联农带农的“头雁”学员,对带头人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有力助推了镇江农业现代化建设。
本次《镇江市选拔培养优秀“新农人”计划》为镇江市组织部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共同研究起草,对优秀“新农人”选拔培养对象,实行3年管理服务期,期内享受8条支持政策:
一、纳入市人才“镇兴”行动人才分类目录,认定为E类人才(高级人才),其中卓越“新农人”选拔培养对象认定为D类人才(市级领军人才),享受安居保障、子女入学、父母养老、健康体检、免费游园等惠才政策;
二、优先申领“金山英才卡”,享受最高200万元信用贷款。对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优先帮助争取省农担公司最高300万元融资信贷担保。给予最高80%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三、支持申报“金山英才”产业强市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入选的人才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支持;
四、进修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给予50%学费补助;进修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给予100%学费补助,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五、优先参加农业技术、乡土职称评审,对确有特殊专长,示范带动能力强,业绩贡献突出的,突破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可直接申报初级、中级相应技术职称;
六、对建立建设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实践实训高标准示范基地的,且符合省、市项目指南要求的,给予最高20万元项目支持
七、对创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技术成果和科研服务的,给予最高30万元支持;与高校达成“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合作项目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八、优先推荐参加人才国情研修,积极吸纳入党,积极推荐作为人才选拔、表彰奖励及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
下一步,镇江市将以高素质农民培训为着力点,加强“新农人”培育。坚持“靶向发力”,围绕六大产业链、新型产业发展和农民(主体)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头雁”“新农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者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内容菜单式、方式订单制等组织形式,抓好抓实精准遴选学员、精准设置课程、精准选聘师资、精准跟踪服务等环节,提高培训效果,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5000余人,储备培养“头雁”30人左右。发挥本地科研院校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与驻镇高校联合定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模式,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市农科院开展全面对接,在“头雁”“新农人”培育上提供理论和技术服务支撑。放大“头雁”引领带动作用,奏响乡村振兴“合奏曲”。通过建设省、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田间课堂),将以“头雁”“新农人”为代表的一批基础条件好、科技含量高、示范效果佳的基地,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田间课堂),同时“头雁”“新农人”作为田间课堂主讲人纳入市级师资队伍,每年开展师资队伍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在实践实训教学、生产经营能力提升、产业示范引领方面的作用。(滕士安 夏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