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食品>正文
“女人药”4:
暖宫不妨用艾草
子宫是上天赐予女人最奇妙的器官,不仅可以孕育生命,还可主导月经、分泌多种激素,起到维持内分泌平衡和保护卵巢的作用,堪称女性生理健康的“守门员”。但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由于贪吃冷饮、不注意保暖等坏习惯,让怕冷的子宫着了凉,导致宫寒症状。
专家开方:彭玉清介绍,宫寒的人多因寒邪侵体,血性凝滞所致,而暖宫效果最好的非艾叶莫属。艾叶性温,可温暖胞宫、散寒止痛,对因宫寒导致的月经异常、下腹疼痛、痛经等病症治疗效果非常好。此外,如果再加上小茴香和干姜辅佐,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用艾草6克,小茴香、干姜各3~5克。服用方法为:小火煎煮20~25分钟,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黄欲晓提醒,临床上还有女性的宫寒是由脾肾阳虚所致,使其无法正常运化水湿而使寒凉之气停滞在胞宫内,严重者可导致排卵异常甚至不孕不育,在上述方子基础上,可辨证加入紫石英、附子、肉桂、补骨脂等药进行调理。
除药物治疗外,黄欲晓还建议,宫寒的女性,可在月经期间多喝生姜红糖水,并在膳食中加入当归、黄芪、枸杞、桑椹等药物煨汤。同时,选取中极、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艾灸,也是治疗宫寒的好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女性无论有无宫寒,都应随气候适时增减衣物,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切忌“美丽冻人”。
“女人药”5:
疏肝应用合欢花
中医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女人生理活动多以肝血为中心,而肝有“造血”、“储藏”、“调节激素”等功能,若肝气正常,可避免多种妇科病。黄欲晓指出,现代女性大多肝气郁结,临床就诊患者中伴有肝郁的比例占50%以上,这与女人喜欢隐忍有关。相比男人,女性容易气血失和、肝郁气滞。长此以往,不仅身体受伤,还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破坏家庭和谐。
专家开方:彭玉清介绍,经常生闷气、容易心烦意乱的女性不妨试试合欢花,它有疏肝解郁、减压的作用。如果与茉莉花、绿萼梅搭配,效果会更好。可用合欢花、茉莉花、绿萼梅各3~5克。该方适合所有人群,用温水冲泡,每日饮用即可。
中医讲究“郁久化热”。黄欲晓建议,若频繁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尿黄便结等症状时,说明肝火已极其旺盛,需用川楝子、丹皮、栀子、黄芩、夏枯草、菊花等清肝泻热的药物进行调理,代表方剂还有丹栀逍遥散。
除了药物调理,保护肝脏还要保持心情愉快,遇到不满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发泄出来,学会用平和心态对待一切。
“女人药”6:
静心当用浮小麦
俗话说:“女人四十要静心。”这个年龄段的女人在职场、家庭中常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但同时,她们也正处于更年期,身体、心理都面临着极大挑战,有时难免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静心”也就成了她们的必修课。中医有“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之说,因此,静心的关键在于安神。
专家开方:彭玉清指出,浮小麦具养心、安神、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失眠多梦、心烦意乱的女性,如果配上宁心安神的酸枣仁,及清心除烦的百合,效果更好。可用浮小麦10克、酸枣仁15克、百合10克煮粥食用。需注意,浮小麦性偏凉,虚寒体质及经期女性尽量少用。
黄欲晓还提醒,针对不同体质的人,在以上基本静心处方的基础上,调理方法也应有所侧重:如心火旺盛的女性会经常口舌生疮,面赤心烦,应以清心泻火为主,可辅用朱砂安神丸;对于阴虚内热,伴有心神不宁、浑身乏力等症状的女性,应以滋阴降火为主,并辅用天王补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