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活>正文
丹麦,这个仅有4.3万平方公里本土面积和55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有机产品比重超过8%,有机农业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众所周知,农产品的标准化、环境、种植差异还有天灾都会影响农产品品质。而在丹麦,标准是基本的条件。
一家丹麦农产品公司报损率仅有1%,这是什么概念?据了解,国内做有机产业的尚作,其产品的报损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1%的报损意味着所有的产品都得到了极好的利用。
这样的高利用率,来自生产过程中的高度标准化。生长的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等全程电脑监控,用什么品种、何时栽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何时采摘更是有着严格的规定。
丹麦的农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养殖、种植和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每一环节分工明确,种菜就只种菜,超市就只负责销售,物流只用做好运输。就是有机农场也有极其专业的分类,比如markhaven农场专种茄果类蔬菜,vigerslev农场则只种叶菜。
各个不同分工的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连起来就是一条完整的流水线。政府也采取联营体系,每个农场主都是行业会员,整个行业里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所以即使分工很细,各个环节却可以密切合作。
相比国内,因为产业的不成熟和监督机制的缺乏,产业链明确分工在目前是不可能的,要想真正的全程监督可控,就只有全产业链运营这条路。
对于国内有机产业,抛开如火如荼的多行业入主O2O,抛开华而不实的烧钱竞争,沉下心来种好菜、做好产品,才是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