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15-12-11 来源: 作者:chuhe
(一)东北单季稻区
1.东北寒地单季稻区(包括黑龙江省的全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部分县)
1.1 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
该区域水稻施肥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农户氮磷肥用量偏高,大量的氮肥集中在前期施用,氮肥施用时期不合理,微量元素缺乏时有发生。农户施肥方法不合理,随整地同时施底肥的农户比较多,长期淹水灌溉后直接追肥,影响肥料吸收效果。施肥原则如下:
(1)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优化钾肥用量。
(2)减少基蘖肥氮量和比例,增加穗肥比例,使拔节期穗肥氮比例达到 30%左右。
(3)早施返青肥促分蘖早发,插秧后 3 天内施用返青肥。
(4)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当的补充中微量元素。
(5)基肥施用后旱旋耕,实现全层施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施肥前晒田3 天左右,施肥以水带氮。
1.2 推荐配方及施肥建议
推荐配方:18-18-8(N-P 2 O 5 -K 2 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 450-550 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 18-23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5-7、3 公斤/亩;(2)产量水平 550-7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 23-29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7-8、3-4 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 1-3 公斤/亩;(3)产量水平 700 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 29-33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8-10、4-5 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 1-3 公斤/亩;(4)产量水平 450 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 14-18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尿素 4-5、2-3 公斤/亩。
2.东北吉辽内单季稻区(包括吉林、辽宁两省的全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通辽和兴安盟三市(盟)的部分县)
2.1 施肥存在的问题
(1)整体施肥过量,其中氮肥过量比较普遍、后期经常出现倒伏现象,个别地区钾肥也过量。
(2)肥料投入结构不合理,重视氮、磷、钾肥投入,忽视中微量元素、特别是硅肥和锌肥的施用。
(3)施肥时期不合理,氮肥大部分在前期施用,中后期比例偏低,影响了产量提高。
(4)有机肥施用少甚至不施。
2.2 施肥管理原则
(1)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确定地块的合理肥料用量。
(2)控制氮肥总量、合理分配氮肥施用时期,适当增加穗肥比例。
(3)合理施用磷肥和钾肥,适当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
(4)提高有机肥的施用数量。
2.3 推荐配方及施肥建议
推荐配方:15-15-15(N-P 2 O 5 -K 2 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 500-600 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 24-28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8-9、4-5 公斤/亩;(2)产量水平600-700 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 28-33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9-11、5 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 1-3 公斤/亩;(3)产量水平700 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 33-38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11-12、5-6 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 1-3 公斤/亩;(4)产量水平 500 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 19-24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6-8、3-4 公斤/亩。缺锌或冷浸田可以基施硫酸锌 1-2 公斤/亩,硅肥 15-20 公斤/亩。
(二)长江流域稻区早稻
1.长江上游单季稻区(包括四川省东部,重庆市的全部,陕西南部,贵州北部的部分县,湖北省西部)
1.1 施肥存在的问题
有机肥用量少;氮肥分配时期不合理,前期施用过多;基肥在整地上水后表施;部分土壤酸化。
1.2 施肥管理原则
(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相结合。
(2)调整基肥与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
(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4)在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
(5)选择中低浓度磷肥,如钙镁磷肥等;钾肥选择氯化钾。
(6)在土壤 pH 5.5 以下的田块,适当施用含硅的碱性肥料或基施生石灰。
1.3 施肥指导意见
(1)肥料用量:产量水平 450 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 6-8 公斤/亩;产量水平 450-550 公斤/亩,氮肥(N)用量 8-10 公斤/亩;产量水平 550-650 公斤/亩,氮肥(N)用量 10-12 公斤/亩;产量水平 650 公斤/亩以上,氮肥(N)用量 12-14 公斤/亩。磷肥(P2O5)5-7 公斤/亩,钾肥(K2O)4-6 公斤/亩。
(2)施肥比例:氮肥基肥占 35%-55%,蘖肥占 20%-30%,穗肥占 25%-35%;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 60%-70%)和穗肥(占 30%-40%)两次施用。
(3)在缺锌和缺硼地区,适量施用锌肥和硼肥;在土壤酸性较强田块每亩基施含硅碱性肥料或生石灰 30-50 公斤。
2.长江中游单双季稻区(包括湖北省中东部,湖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的全部)
2.1 施肥存在的问题
氮肥用量偏高,前期氮肥用量过大,有机肥施用少。
2.2 施肥管理原则
(1)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增加穗肥比例。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磷肥优先选择普钙或钙镁磷肥。
(4)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
2.3 施肥指导意见
(1)肥料用量:产量水平 350 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 6-7 公斤/亩;产量水平 350-450 公斤/亩,氮肥(N)用量 7-8 公斤/亩;产量水平 450-550 公斤/亩,氮肥(N)用量 8-10 公斤/亩;产量水平 550 公斤/亩以上,氮肥(N)用量 10-12 公斤/亩。磷肥(P2O5)4-7 公斤/亩,钾肥(K2O)4-8 公斤/亩。
(2)施肥比例:氮肥 50%-60%作为基肥,20%-25%作为蘖肥,10%-15%作为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 50%-60%作为基肥,40%-50%作为穗肥;在缺锌地区,适量施用锌肥;适当基施含硅肥料。
(3)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30%左右。
3.长江下游单季稻区(包括江苏省全部,浙江省北部)
3.1 施肥存在的问题
有机肥用量少;氮肥普遍过量,前期施用过多;基肥在整地上水后施用损失量大。
3.2 施肥管理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
(2)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肥及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
(3)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4)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
3.3 施肥指导意见
(1)肥料用量:产量水平 500 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 8-10 公斤/亩;产量水平 500-600 公斤/亩,氮肥(N)用量 10-12 公斤/亩;产量水平 600-700公斤/亩,氮肥(N)用量 12-15 公斤/亩;产量水平 700 公斤/亩以上,氮肥(N)用量 15-18 公斤/亩。磷肥(P2O5)5-6 公斤/亩;钾肥(K2O)6-8 公斤/亩。
(2)施肥比例:氮肥基肥占 40%-50%,蘖肥占 20%-30%,穗肥占 20%-30%;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 60%-70%)和穗肥(占 30%-40%)两次施用。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 1 公斤;适当基施含硅肥料。
(3)施用有机肥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三)江南华南稻区早稻
1.江南丘陵山地单双季稻区(包括湖南省中南部,江西省东南部,浙江省南部,福建省中北部,广东省北部)
1.1 施肥存在的问题
氮肥普遍施用过量;有机肥料投入少;部分土壤酸化严重。
1.2 施肥管理原则
(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目标产量,控制氮肥总量,氮磷钾平衡施用,有机无机相结合。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磷肥优先选择钙镁磷肥。
(4)酸性土壤适当施用土壤改良剂或基施生石灰。
1.3 施肥指导意见
(1)在亩产 500 公斤左右条件下,氮肥(N)10-14 公斤/亩,磷肥(P2O5)3-4 公斤/亩;钾肥(K2O)8-10 公斤/亩。
(2)氮肥分次施用,基肥占35%-50%,分蘖肥占25%-35%,穗肥占20%-25%;磷肥全部基施;钾肥 50%作为基肥,50%作为穗肥。
(3)建议增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30%。
(4)在土壤酸性较强田块每亩基施含硅碱性肥料或生石灰 40-50 公斤。
2 华南平原丘陵双季早稻(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广东省南部,海南省的全部,福建省东南)
2.1 施肥存在的问题
氮肥普遍施用过量,前期施用过多;有机肥料投入少;部分土壤酸化严重。
2.2 施肥管理原则
(1)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实行氮肥后移。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磷肥优先选择钙镁磷肥或普钙。
(4)在土壤 pH5.5 以下的田块,适当施用含硅的碱性肥料或基施生石灰。
(5)缺锌田块、潜育化稻田和低温寡照地区补充微量元素锌肥。
2.3 推荐配方及施肥建议
推进配方:18-18-8(N-P 2 O 5 -K 2 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1)亩产水平 350-450 公斤,配方肥推荐用量 26-33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 5-7,3-4 公斤/亩;(2)亩产水平 450-550 公斤,配方肥推荐用量 33-41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 7-8,4-5 公斤/亩;(3)亩产水平 550 公斤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 41-48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 8-9,5-6 公斤/亩;(4)亩产水平 350 公斤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 20-25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 4-5,3-4 公斤/亩;
其他措施:(1)缺锌土壤要适当施用硫酸锌 1-2 公斤/亩;(2)建议增施
有机肥或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的田块,基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30%。(3)在土壤酸性较强田块每亩基施含硅碱性肥料或生石灰 40-50 公斤。
(四)西南高原山地单季稻区(包括云南省全部,四川省西南,贵州省的大部,湖南省的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
1.存在问题及施肥原则
针对西南高原山地单季稻区有机肥用量少,氮肥前期施用比例大,氮磷钾配比不合理,酸性土壤钙、硅及部分土壤锌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时有发生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有机无机相结合。
(2)调整基肥与追肥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
(3)缺磷土壤,应适当增施磷肥;以选择钙镁磷肥最佳。
(4)供钾能力低的稻田,注意水稻生长后期补钾。
(5)在土壤 pH5.5 以下的田块,适当施用含硅钙的碱性土壤改良剂或基施生石灰。
(6)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2.推荐配方及施肥建议
推荐配方:15-15-15(N-P 2 O 5 -K 2 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 400-500 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 26-33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6-7、4-5 公斤/亩;(2)产量水平500-600 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 33-39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7-8、5-6 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 1-2 公斤/亩;(3)产量水平600 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 39-46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8-10、6-7 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 2-4 公斤/亩;(4)产量水平
400 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 20-26 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中农 EP 尿素 4-6、3-4 公斤/亩。(5)在缺锌地区,每亩施用 1-2 公斤硫酸锌;在土壤 pH 较低的田块每亩基施含硅碱性肥料或生石灰 30-50 公斤。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锄禾网官方微信(chuhewang)。